再有幾天,寧夏今年的春小麥將進入收割期,專家預測今年將是一個豐收年。
7月2日,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望洪鎮、李俊鎮和增崗鎮,大片的麥田在微風里泛著金浪,青黃交融的小麥壯碩挺拔、顆粒飽滿,麥穗散發出陣陣清香,引得前來觀摩的種子經銷商和種糧大戶駐足觀賞。
這些麥田是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的綜合示范基地,由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和寧夏科泰種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小麥新品種現場觀摩暨培訓會在此進行。
“今天我們看到的小麥新品種有5個,包括抗病、高產、品質好的‘寧春50號’,早熟、抗倒、產量高的‘寧春55號’,廣適、高產、品質優良的‘寧3015’以及即將審定的11個品系等。”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站長魏亦勤說。
據悉,今年寧夏春小麥種植面積為70萬畝左右,新品種種植面積約占一半,去年通過國家審定的“寧3015”小麥品種,有高產、優質等特點,是寧夏春麥增收的好品種,也是西北地區小麥發展的新品種。
科企合作是推廣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徑。多年來,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與寧夏科泰種業有限公司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科泰種業先后從寧夏農科院購得14個農作物的生產經營權和市場維護權,其中小麥品種8個。
近日,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寧3015”再一次被寧夏科泰種業有限公司看好,以50萬元的價格協議購買。
“現在大家看到的小麥繁種基地,是我公司選用優質基地、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把從農科院購買的小麥良種進行擴繁后,將最好的品種提供給種植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轉化后的新品種,每畝地能增值80元,老百姓非常喜歡。”寧夏科泰種業有限公司經理王兆川站在麥田里說。
目前,寧夏科泰種業有限公司的小麥新品種已輻射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公司獲得了寧夏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去年,‘寧春55號’測產時,畝產達1270斤,比之前種植的‘寧春4號’每畝增產60公斤。”永寧縣惠豐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生保說,前幾年種植小麥效益較低,這幾年農科院培育出早熟優質的春小麥后,提高了種植效益,再加上新品種早熟的特點,早收能為后茬復種搶回來不少時間,通過復種飼草、油葵、大豆等,種植收益再次增加。
新品種、新技術的轉化應用助推了寧夏春小麥豐收,成為寧夏優質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