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簡訊 » 正文

內蒙古刷新東北地區大豆單產紀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10-11  來源:  瀏覽次數:368
 
 
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技術增產效果明顯 

記者 王田 
 
  本報訊(記者 王田)“實收面積1.017畝,平均畝產309.3公斤,創東北地區大豆單產新紀錄!”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烏鴉站村的大豆測產現場,測量地塊、機收、稱重、計算折損率……一系列嚴謹的實收測產環節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油料處處長王積軍宣布了這個讓大家興奮不已的測產結果。
 
  “我們既做了實收測產,也做了理論測產。理論測產分別選擇了3個點,結果是畝產328.56公斤。從實收產量來看,不僅創下內蒙古大豆單產新紀錄,也刷新了多年來東北地區的大豆畝產歷史。”王積軍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大豆畝產較低是制約東北地區大豆種植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這塊大豆田高產的秘訣在哪里?
 
  扎賚特旗農牧局推廣研究員劉復偉告訴記者,測產地塊屬于扎賚特旗王連生農牧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總面積3000畝,今年春天開始使用大豆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技術,“這是扎賚特旗、興安盟和自治區三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共同自主研發集成的技術。”
 
  “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種植大豆,之前一直使用傳統的‘壟三’栽培技術,畝產240公斤左右,今年使用新技術畝產突破了300公斤,按照每畝增產40公斤、每斤售價1.7元計算,可以實現畝均增收130多元。”有了這項技術,烏鴉站村村委會主任賈長斌發現今年村里種大豆特別有賬算。
 
  據劉復偉介紹,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技術一是解決了大豆播種抗旱坐水難的問題,二是解決了大豆播種出苗不齊的問題,三是使大豆植株分布更加均勻合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熱、水、氣等自然條件,與傳統栽培技術相比,每畝可增加植株2000株左右。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可實現畝均節水40%、節肥15%左右。
 
  “這項技術與品種相結合,能夠充分發揮大豆品種增產潛力,增產效果顯著。”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包立華表示,大豆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技術能保證苗齊、苗勻、苗壯,滿足大豆生長期對水肥的需求,確保生長期間水肥合理供應,做到節水節肥,建議充分發揮該項技術優勢,在同類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