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1日,為分析研判2019年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科學指導防控工作,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了2019年全國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組織南方水稻主產省(區、市)植保站的測報技術人員和科研教學單位有關專家對2019年早稻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
專家會商認為,2019年早稻重大病蟲害發生形勢依然嚴峻,總體將中等至偏重發生,重于上年。其中,稻飛虱在華南、江南南部、西南南部稻區,稻縱卷葉螟在廣西東部和北部、廣東西部、江南局部稻區,一代二化螟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紋枯病在華南大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稻瘟病在老病區和感病品種種植區將偏重發生。
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魏啟文在會上強調,要緊緊圍繞“蟲口奪糧”這一目標,強化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地做好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工作。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切實重視監測預警工作,做到思想不放松、干勁不滑坡,全國一盤棋,打好病蟲害防控的“第一仗”。二是推動測報精準化。按照“互聯網+”和聚點成網的思路和要求,加快田間自動化智能化監測網點建設,提高測報質量,支撐綠色高質量發展。三是優化測報技術服務。在做好發生趨勢預測的基礎上,創新測報服務內容和方式,提出相應的防控技術措施,增強測報服務的針對性。四是及時報送和發布信息。堅持病蟲信息周報等數據報送制度,及時調度報送病蟲發生防控信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預報信息發布渠道,提高及時性和到位率。五是主動適應改革。積極研究對策措施,切實推動病蟲測報調查方法簡化,多渠道爭取經費等支持,促進測報事業持續發展。
會議還組織研討了農作物病蟲測報信息系統及物聯網建設技術標準,觀摩了浙江省病蟲測報信息化建設現場,與會代表在病蟲測報物聯網的數據與監測設備編碼、數據通信規范以及信息系統元數據編碼等方面初步達成了共識。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吳金良、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調研員王建強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南方16個水稻主產省(區、市)植保植檢站的測報技術人員和部分省(區、市)負責病蟲測報信息化工作的技術人員,以及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科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共50人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