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農發〔2019〕91號
湖南省農(nong)業農(nong)村廳(ting)
關于加強農作物品種種性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相關單位:
為更好發揮良種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芯片”作用,助力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保護農民生產利益,保障企業經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要求,現就加強農作物品種種性安全(以下簡稱“種性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種性安全監管的重要性
種性安全是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響農民增產增收、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切實加強種性安全監管十分重要。
(一)加強種性安全監管是落實“放管服”要求的現實需要。新《種子法》實施以來,審定品種數量“井噴”式增加,引種備案品種和登記品種僅需自主試驗、對抗性無量化指標要求,國審品種湖南試驗點數偏少。在合法推廣品種越來越多、品種種性安全風險越來越大的新形勢下,迫切需要將管理重心從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后監管轉移,種性安全監管已成為種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加強種性安全監管是守住農業用種安全底線的必然要求。農作物品種種性穩定是相對的,發生變異是絕對的,加上病害生理小種(種群)變異、蟲害進化和氣候變化,品種抗逆性下降甚至喪失,特別是種植年限較長的品種自然退化嚴重,種性安全風險逐年累加。近些年,由于農作物品種適應高、低溫能力弱,病蟲害抗性下降,典型性狀發生變異等引發的減產甚至絕收事件時有發生,農業用種安全底線面臨嚴峻挑戰。
(三)加強種性安全監管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隨著鄉村產業振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脫貧攻堅等戰略深入推進,柑橘、茶葉、時鮮水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種苗需求增加,大豆、馬鈴薯、蕎麥、芝麻等旱雜糧用種明顯增多,強化這些特色高效作物種性安全監管迫在眉睫。
(四)加強種性安全監管是種業企業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一流種業要有一流企業,企業發展必須將防控風險擺在首位。種業企業要汲取已淘汰出局企業被問題種子壓跨的深刻教訓,在當前種子生產經營較艱難的處境中,更要高度重視種性安全,有效防止存在嚴重缺陷的品種進入生產經營環節。
二、切實做好種性安全監管工作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各相關單位既要防止假劣種子種苗流入市場,更要千方百計抓好種性安全監管,切實做好種性安全監管具體工作。
(一)強化品種試驗過程監管。建立省、市、縣三級品種試驗監管體系。品種試驗組織單位要進一步完善試驗測試項目內容和技術規程,加強品種試驗質量監管,嚴格規范生產試驗,不定期開展檢查和專家現場考察;市州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轄區內區域試驗監管,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開展田間現場檢查,在收獲期組織聯合測產;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轄區內生產試驗監管,重點檢查試驗真實性,積極參與區域試驗現場檢查和聯合測產。
(二)開展品種抗性鑒定驗證。對近年引種備案、國家審定(登記)、省級審定的品種,尤其是生產上已發生小面積因種性問題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的品種,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從市場上購買商品種子,由市州農業農村部門統一送交湖南省農作物良種引進示范中心,編密后分發到各抗性鑒定單位,鑒定驗證關鍵抗性指標。各抗性鑒定單位要認真負責開展鑒定工作,確保鑒定數據科學準確、鑒定驗證結果權威有效。
(三)開展生態適應性鑒定。在代表性生態類型區和重點產區的縣市區建立種性安全鑒定基地,對參加抗性鑒定驗證的品種,要進一步組織開展生態適應性鑒定。承擔鑒定任務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按統一要求集中種植、多點比較,著重考察生育期、主要病蟲害田間抗性、結實率、倒伏等,并以正式文件向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報送鑒定結果。
(四)開展大田生產安全評價。對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品種,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和異常氣候發生時段,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系統調查,客觀公正評價各品種生產表現特別是種性安全表現,將評價結果以正式文件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三、落實種性安全監管的保障措施
確保農業用種安全,是農業農村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各相關單位務必提高認識,將種性安全作為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的大事要事抓緊抓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種性安全監管工作組織領導機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種子、糧油、植保、土肥等部門密切配合,確保工作扎實推進,將《種子法》賦予的法定職責履行到位。
(二)制訂實施方案。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本地區本單位種性安全監管工作,本著循序漸進原則,分年度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明確年度重點監管作物、重點監管品種,切實做到抗性鑒定、集中比較、系統調查等工作有章可循。
(三)保障必要條件。確定專門專業技術人員,將工作任務細化,做到責任到人;配備監督檢測、鑒定評價等所需儀器設備,建設好專門基地,滿足種性安全監管硬件條件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種性安全監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四)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內部監督檢查制度,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加強工作督導,確保相關工作及時落地見效。強化責任追究,依法依紀追究重大種性安全事故相關人員責任。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2019年4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