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草莓好吃更好看
“自去年10月份起,來農場買草莓的客人絡繹不絕,我家種的這3畝多地草莓根本不夠賣,價格一度飆升到了每斤50塊錢,最火的時候一顆賣到了10元錢,真正成了‘緊俏貨’。既然效益這么好,今年我們又承包了8畝地種植草莓,你看還供不應求。”近日,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白兔鎮90后草莓種植戶陳越一邊在手機微信群里下單一邊得意地對筆者說。
據鎮江市草莓協會會長唐山遠介紹,1983年,鎮江市農科所所長趙亞夫從日本帶回來20棵草莓苗,并在白兔鎮推廣種植,由此開啟了該市草莓產業發展之路。作為全省草莓栽培模式典范及農業特色產業,該市僅白兔鎮草莓種植面積便達到了5000余畝,產品遠銷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畝均效益達5萬余元,草莓已成為莓農致富的“搖錢樹”。
“以前一直以為好吃就行,現在還要講顏值、能上鏡。”在種植戶紀榮喜的草莓大棚里,只見粉白色“白雪公主”,紅彤彤的紅顏,能長到2兩一個的“妙香7號”,四季都能掛果的“四季草莓”,開粉紅花兒的“紅花草莓”,琳瑯滿目,煞是好看。聊起草莓的收益,紀榮喜如數家珍:“明寶和豐香1公斤有30~35顆,1箱不過10多元,而白雪公主和紅顏只有24顆,平均下來一顆紅顏要賣10元錢。前不久在南京的金鷹商城里,一盒白雪公主賣出了520元的高價,平均下來一顆要20多元,一顆抵過去2箱。”
在17屆全國精品草莓擂臺上,由白兔鎮莓農選送的草莓樣品獲得5個金獎,2個銀獎,12個優秀獎,金獎總數占到江蘇省一半;在省內舉辦的優質草莓評選中,白兔鎮更是大包大攬,選送的25個草莓樣品全部獲獎,其中金獎18個,銀獎7個,金獎占比達36%。隨著白兔草莓品牌影響力的擴大,許多年輕人紛紛加入草莓種植隊伍。
上世紀80年代,白兔鎮種植草莓多為露地種植,雖然種植成本小,但種植戶需要蹲著或跪著干活非常辛苦,收成全憑看天氣,經驗不足或是遇到惡劣天氣還會虧本。90年代初,紀榮喜率先在村里開啟了大棚草莓種植模式。
“那時的大棚很簡單,就是用竹條將薄膜撐起來,只能遮風擋雨,92年一場大雪將簡易大棚全部壓垮了。當時山東大棚蔬菜種植在全國挺有名氣,縣里就組織我們去實地學習。”在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鋼結構大棚震撼了現場參觀的莓農,他們拿著卡片機將鋼結構大棚拍下來帶回家研究。
“現在大棚種植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我們正在推廣高架草莓,雖然前期投入大,但效益比普通大棚草莓要高出2萬多元。”紀榮喜站在新改造過的、高大寬敞的高架草莓棚里,指著一排排排列在高架上紅彤彤的草莓說:“站著就能除草、采摘,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也能滿足游客上門采摘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高架草莓果子不沾土,干凈衛生更受消費者青睞。”
既是村里的技術員又是種植大戶的張冬才說,過去外銷路途遠,南北溫差大,成為草莓走出去的最大障礙,銷售全憑莓農肩挑提籃、走村入戶。如今,草莓協會為莓農搭建網上交易平臺,與順豐快遞公司達成協議,控制物流成本,線上交易,莓農們以最優惠的價格將新鮮草莓在48小時內送至全國消費者的手上,真正做到了“才出田頭,就上案頭”。
“現在全國有近百個草莓代理商,最遠發貨至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我們還接到過瑞士駐北京大使館的訂單。”唐山遠說。張慧君顧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