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2019年山西省蕎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3-07  來源:  瀏覽次數:260
 
 

      蕎麥是我省的重要雜糧作物,主要分布于我省雁門關、太行山和呂梁山等高海拔冷涼地區。因其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能在很短的生長期內獲得較高產量,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健康食品資源。為充分發揮蕎麥在輪作倒茬、土壤培肥、穩糧增收等方面的優勢,促進蕎麥發展,助力農業結構調整,現提出2019年蕎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因地制宜,選擇良種

      根據各地生態條件和生產水平,科學選用優質品種,避免未經試驗示范的跨區引種。甜蕎選擇紅山蕎麥、北海道、榆蕎2號等品種,苦蕎選擇九江苦蕎、晉蕎(苦)2號、黑豐1號、西農9940等品種。

      二、精細整地,科學施肥

      蕎麥比較好的茬口是豆類、馬鈴薯、甘薯等。蕎麥種植田要深耕細耙,精細整地,達到土壤細碎平整,土松、草凈,上虛下實。畝施有機肥500750公斤做基肥,畝施磷酸二銨57公斤或尿素57公斤做種肥。

      三、適期播種,保證全苗

      晚霜結束后及早播種。我省北部一年一作的冷涼地區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進行春播,麥茬夏播區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進行播種。播種深度45cm,條播。畝播種量23公斤,播后及時鎮壓。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種,并適時間苗、定苗,畝留苗56萬株。

      四、加強管理,綜合防控

      播種后遇雨土壤易板結,對出苗和根系生長不利,應淺鋤一遍,助苗出土,并適期進行中耕除草。后期如有缺肥跡象,可進行葉面噴肥。地下害蟲防治采用人工捕殺、黑光燈誘殺或糖醋液誘殺等方法。注意立枯病、輪紋病、褐斑病和霜霉病等的防治。

      五、適時收獲,保證產量

      一般大部分植株有70%籽粒呈現黑褐色時,即為適時收獲期,應及時收獲。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