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2月14日電 (記者高云才)“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當前,西南的麥區開始拔節,江淮麥區開始起身,黃淮和華北麥區即將返青,正是加強田管、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階段。春耕大忙由南向北漸次展開,透著“穩中有進,調中向優”的定力。
一個“穩”字,一個“調”字,這是今年全國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給人深刻的印象。
糧食產量需要穩定。近日召開的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2018年的水平上。
農業要調,關鍵在于調結構、調方式、調動力。
調方式,要著眼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業投入品使用減量增效,抓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業資源養護。
調動力,要著眼農業裝備水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到2020年要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今明兩年每年都要完成8000萬畝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