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胡立剛)“既香又軟”是上海大米區別于國內外其它優質大米的“標配”,上海地產大米又是誰家強呢?16日下午,2018年上海地產優質大米品鑒評優活動給出了結果,“松早香1號”品種獲得了2018年上海國慶新大米金獎,而“松香粳1018”、“早玉香粳”和“滬軟1212”品種分獲中晚熟大米金、銀、銅獎。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黎而力宣布結果并頒獎。
從賣稻谷轉向賣稻米是上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一字之差,考驗著上海能否做到良種良法良田一個都不缺。近年來,上海多管齊下,先是全面推廣實施“三三制”養地制度,水稻種植實行一地一茬,緊接著重點突破符合上海市民需求的香軟粳稻品種技術,同時,通過穴直播等設施裝備技術推廣水稻種植良法,上海大米特別是國慶米的知名度因此直線上升,新型職業農民種植本地新大米的熱情持續高漲。因此,本次活動特別設置了中晚熟大米和國慶新大米兩個項目的品鑒評比,吸引了28家企業、27個大米品牌,涉及10個本地水稻品種。選送的36個樣品中,中晚熟29個,國慶新大米7個,所有選送樣品都通過了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和檢測中心的檢測。
據了解,本次品鑒評優活動除了邀請5位中外品鑒評優專家和50名市民代表做“全覆蓋盲評”外,還新增了進口“食味儀”測評環節,最后,以專家、市民、食味儀4:4:2的權重計算出排名。由閔行區農委推選的亮苗牌“松早香1號”和古杰牌“松香粳1018”分別獲得了國慶新大米金獎和中晚熟優質大米金獎,由崇明區農委選送的東禾九谷牌“早玉香粳”獲得中晚熟優質大米銀獎,青浦區農委選送的優禾谷牌“滬軟1212”獲得中晚熟優質大米銅獎。

2018年上海國慶新大米最佳零售商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