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成都訊(記者 中鋒)日前,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楊文鈺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試驗,研發出“麥玉豆”旱地高效生態多熟種植新模式,在有機集成免耕、秸稈立體覆蓋、作物直播技術的條件下,以
大豆代替甘薯進行連年復種輪作,具有省工節本增效和肥地環保生態等諸多優點。
據介紹,“麥玉豆”旱地高效生態多熟種植新模式,其復種方式為
小麥播種時預留空行,生長后期在空行里套種
玉米,麥收后在玉米行間原小麥帶上種大豆。該模式通過五改(改甘薯為大豆、改間作為套作、改大豆春播為夏播、改甘薯稀植為大豆密植、改甘薯開溝起壟為大豆免耕秸稈覆蓋),實現了四減(減少化肥使用量、減少用工量、減輕勞動強度、減少水土流失)和三增(增強抗旱性、增加產量、增加收入),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明顯,每畝可增加收入221元,減少勞動力8~10個,固定純氮1.7-2.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