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缺乏微量元素表現為:春大豆缺氮真葉發黃,可從下向上黃化,在復葉上沿葉脈有平行的 連續或不連續鐵色斑塊,褪綠從葉尖向基部擴展,以至全葉呈淺黃色,葉脈也失綠;葉小而薄,易脫落,莖細長,植株下部葉色深綠,葉厚 ,凸凹不平, 長;缺鱗嚴重時,葉脈黃褐色,后全葉呈黃色。缺鉀葉片黃化,癥狀從下位葉向上位葉發展;葉緣開始產生失綠斑點,擴大成塊,斑塊相連,向葉中心蔓延,最后僅脈周圍呈綠色。黃化也難以恢復,葉薄,易脫落。
缺鈣表現為葉黃化并有棕色小斑點,先從葉中部和葉尖開始,葉緣葉脈仍為綠色;葉緣下垂、扭曲,葉小、 長,葉端呈尖鈞狀。卻鋁上位葉色淺,主、支脈色更淺;支脈間出現連片的黃斑,葉尖易失綠 ,后黃斑顏色加深至淺棕色;有的葉片凸凹不平扭曲,有的葉脈中央出現白色現狀。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機肥,每667m2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1000-2000kg,可預防大豆多種礦質元素缺乏癥,也是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
(2)大豆花期保持土壤濕潤。但田間灌水要防止大水串灌、漫灌,避免土壤養分流失。
(3)在有機肥不足的大豆產區,補充化肥及微量元素,可防治大豆缺素癥。
①在花期667m2追施尿素3-5kg或每667m2用1%尿素50kg噴施,可預防或矯正大豆氮素缺乏癥;
②667m2基施15-25kg過磷酸鈣,可用可預防大豆缺磷、缺硫;
③667m2施5kg硫酸鉀或80kg草木灰、窯灰鉀肥,或出現缺鉀癥后噴0.5%硫酸鉀液50kg,可防治大豆缺鉀癥;
④667m2施含鎂豐富的石灰75kg,可防治大豆缺鈣及缺鎂癥;
⑤667m2噴施50kg0.3%-0.5%的硫酸亞鐵,可防治大豆缺鐵癥;
⑥667m2噴施50kg0.5%的硫酸錳、硫酸鋅、鉬酸銨,可防治大豆缺錳、鋅、鉬癥;
⑦667m2噴施50kg0.1%硫酸銅,可防治大豆缺銅;
⑧667m2施0.3kg硼酸或用0.1%硼砂拌種,可防治大豆缺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