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引進“高蛋白飼料稻”稻種并成功試種15畝之后,安徽省安慶市今年繼續在望江、懷寧縣試驗種植20畝多個新品種的“高蛋白飼料稻”,為示范推廣和產業化開發奠定基礎。
與傳統水稻不同的是,“高蛋白飼料稻”具有“三高”的特點,即糙米粗蛋白質含量大于或等于12%、出糙率大于或等于80%、畝產500公斤以上。 “高蛋白飼料稻”的研究與開發,不但可緩解早秈稻因口感差而難賣的問題,還可實現南方地區以飼料稻糙米替代飼料玉米的設想。目前,安慶市已從湖南、浙江等省引進湘早秈24、金早47、早秈2530等20多個品種,進行篩選及比較試驗、研究栽培技術,以確定安慶主推品種。同時,將種植戶與養殖戶結合起來,從去年開始在懷寧縣秀山鄉萬莊養殖場對生豬進行飼料稻飼養試驗和飼料配比試驗。從試驗結果來看,試種的飼料稻畝產全部達到500公斤,最高達550公斤;用飼料稻飼養的生豬抗病性有所提高且肉質口感好,但鑒于目前飼料市場價格波動,糙米飼養與玉米飼養成本基本持平,但發展潛力巨大。
據了解,安慶市每年約有60萬畝的水稻是直接或間接用來飼養畜禽,如果將這些水稻全部改種飼料稻,可增收稻谷9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