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章
國欣農村技術服務總會(簡稱國欣總會)是骨干種企,所研發生產的棉花種子銷往黃河、長江流域及新疆棉區。近幾年,棉種逐漸向新疆棉區轉移。據2017年年終預訂統計,2018年度的棉種銷售量將達300萬公斤,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僅半個月內就收到棉種預購訂金4300萬元,棉種尚未加工出廠就已經訂購完畢。
為何國欣總會的棉種在新疆銷量大好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抓住了政策機遇。看到棉花收購政策從臨時收貯改為目標價格有利于新疆棉花發展,國欣總會快速調整思路果斷地壓縮了內地棉花制種和生產面積,在新疆投資一億多元,創建新疆國欣種業公司;同時開拓擴大新的農場。2011年前,國欣總會新疆農場植棉面積不足萬畝,從2011年開始,在庫車的不毛之地,在無路、無水的情況下,新辟農場15000畝,另外租地1萬余畝,將植棉面積擴大到41000畝;當地土壤含鹽量很高,不宜直接種棉,對此,新疆國欣采取反復冬灌春灌的方法壓堿排鹽,改良土壤,確保當年開發,逐年受益。有了穩定的植棉面積,有好政策激勵,繁殖良種、來疆植棉就有了獲得較好效益的基礎。
其次是改革了植棉技術。新疆的生態條件與內地不同,如果將內地的棉花品種和種植技術硬搬來肯定行不通。新疆國欣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組建了棉花科研所,依托新疆農科院和新疆農墾農科院,在北疆石河子、南疆輪臺、庫車等地農場,選用不同的棉花品種種植,擴大試驗、示范新品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嚴把棉種質量關方面,選種發芽率高達90%,高于國家標準10個百分點,品種抗病、高產、鈴大、好拾花,有利于機械采收;在植棉技術突破方面,種植密度提高,每畝萬株以上。地膜全覆蓋,無露地種植。施肥液體化,滴灌噴灌。脫葉機械化,拾花機采,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北疆石河子農場5000畝棉田,技術與物資配套較好,畝產籽棉超過400公斤,南疆塔河農場的高產示范棉田,畝平籽棉超過500公斤,國欣良種創高產的優勢充分顯現。
第三是加大品種宣傳力度。國欣棉種剛進入新疆時,多為自辦農場自選自用,經過近幾年的新品種(系)示范、合作與篩選后,適宜的優良品種定位明確。由營銷團隊在全疆各大主產棉區尋找合作伙伴,通過不同媒介廣泛宣傳國欣棉種,合作商由5個發展到30多個,植棉大戶遍地開花,市場份額提高很快。2016年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在輪臺舉辦,參加會議的業內代表200余人參觀了新疆國欣種業的加工廠房、新品種示范基地,國欣種業的信譽度得到了廣泛認同。
第四是建立強有力的工作團隊。新疆國欣種業的農場分布在北疆、南疆,范圍較廣,營銷面對全疆,更加分散,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工作團隊很難勝任。新疆國欣種業人員分工明確,工作各有側重,一專多能,分工合作,很多農場的場長既懂棉花,又會開車整地、抽水灌地;棉花播種管理的每個環節都貫穿了嚴格的質量意識,棉種田間純度、加工后的發芽率一點都不疏忽;公司對每人的工作目標實行每月聯查考評,年終總評,堅持績效考核,有過則罰,論功受獎,通過業績體現效率、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