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廣西種子管理局共組織廣西萬川種業公司等9家種子企業進村,開展種子產業扶貧,扶貧地點必須選定在貧困縣或非貧困縣的貧困村,扶貧內容由企業確定,并與扶貧點所在地農業局或種子站簽訂扶貧協議開展,創新“市場主體 + 基地 + 農戶”的產業經營機制。5月26日,9家種子企業在南寧分別與邕寧農業局等9個單位一對一簽訂產業扶貧協議,明確雙方產業扶貧職責,扎實推進種子產業扶貧工作。
9家企業分別在上林縣鎮圩鄉洋造村、玉林市陸川縣馬坡鎮硃砂村和福綿區沙田鎮關塘村、隆安縣城廂鎮東信村和武鳴區陸斡鎮忠黨村、靈川縣定江鎮赤江村、馬山縣林圩鎮合理村、邕寧區那樓鎮那文村、天等縣都康鄉教惠村、凌云縣玉洪鄉、三江縣良口鄉和里村建立共1899畝的農作物新品種產業化應用基地,涉及到作物有水稻、玉米、蔬菜等,涉及農戶1034戶,企業共贈送價值57.6萬元的種子和化肥,農民增收合計約99.47萬元,戶均增收962元。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在三江縣和里盤龍種稻養魚合作社建立“稻田套養殖模式示范基地”,具體模式為“頭季稻+再生稻+三江禾花鯉魚”的種養模式,示范基地共130畝,涉及156家農戶。基地由公司免費提供適宜做再生稻的品種野香優688、野香優703、野香優3號的種子及栽培技術,三江縣農業局負責技術指導。經三江縣農業局測產,該基地頭季稻畝產約1200斤,野香優703和野香優3號再生稻畝產760斤,野香優688再生稻畝產680斤,畝收三江禾花鯉魚60斤。頭季稻谷留做口糧,再生稻由合作社定價2元/斤收購,三江禾花鯉魚25元/斤出售,每畝收入2860-3020元,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