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尹江勇)10月17日,記者從省農科院獲悉,在新鄉平原新區省農科院試驗基地舉辦的大豆新品種高產示范實打實收中,“鄭1307”畝產328.3公斤,創造了我省大豆選育品種單產的新紀錄。
黃淮海大豆產區平均單產長期徘徊在150公斤左右,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主任、省農科院大豆研究團隊負責人盧為國解釋,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單產超過300公斤的超產新品種。二是與玉米、小麥、花生等作物相比,大豆種子經營效益差、沒有良種補貼,新品種推廣速度慢。三是播種質量差,黃淮海大豆主產區均是在小麥收獲以后播種大豆,田間麥秸量大造成播種困難。”
“鄭1307”是省農科院針對土地流轉大戶種植及加工企業需求而推出的適宜機械化種植的高產大豆新品種。其主要特點是:高產穩產適應性強;綜合性狀優良,適合大面積機械化種植;品質優良,可以作為豆腐、豆漿加工專用品種。
“一畝大豆的固氮效果相當于施用18公斤尿素,大豆種植可培肥地力,農業部2016年將大豆列為優化調整種植結構的主要作物,推出一批高產優質、比較效益高的大豆品種是大豆產業發展的關鍵。”盧為國說,“鄭1307”的大面積推廣,將有利于我省及周邊大豆主產區的單產提高、品質提升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