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簡訊 » 正文

2017年新鄉市玉米受熱旱災害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12  來源:新鄉市農牧局  作者:郭文嬋  瀏覽次數:353
 

  2017年7月至8月上中旬,新鄉市出現歷史罕見的連續高溫、干旱少雨天氣,玉米旱災、熱害嚴重,不少農民群眾反映玉米發育異常。新鄉市農牧局農技部門技術人員及時深入到受災嚴重的縣、市、區調查玉米受害情況,現將災害情況分析如下。
 
  一、災情概況
 
  據獲嘉縣、衛輝市、鳳泉區等地調查,因干旱、高溫熱害受災面積(減產一成以上)占玉米播種面積的10%左右;其中成災(減產三成以上)占玉米播種面積的2.5%;絕收(減產八成以上)占玉米播種面積的0.4%。從全市熱旱災情分布區域看,獲嘉、衛輝、新鄉縣旱情相對嚴重,受災面積較大,輝縣、原陽、延津、封丘等地相對較輕,個別地塊嚴重。
 
  玉米生長異常癥狀主要表現為嚴重禿尖、缺粒、籽粒未灌漿(部分玉米籽粒為空殼,只有表皮)、苞葉過短籽粒外露、香蕉穗等現象,部分地塊甚至出現未抽雌穗或抽穗未結實的現象,導致絕收。
 
  二、原因分析
 
  1、天氣因素
 
  導致今年玉米遭受熱害、旱災的主要是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的極端高溫和嚴重干旱。7月份積溫907.2℃,比常年偏多72.6℃,日最高氣溫超過32℃的天數26天,其中超過35℃的天數15天。日照232.5小時比常年偏多30.1小時。降雨92.8mm,比常年偏少66.9mm。且雨水時空分布不勻,集中在7月6日、7月15日,且東部縣區降水多、西部縣區降水少。其中7月中旬積溫304.1℃,比常年偏多36.1℃,日最高氣溫全部超過32℃,超過35℃的天數有6天。此時新鄉市玉米大部分正處于小喇叭口期,雌穗開始分化,最適宜溫度為25℃。35℃以上的高溫干旱天氣,會抑制葉原基的發育和伸長,造成苞葉短小,果穗籽粒外露異常。
 
  7月下旬,新鄉市玉米處于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雌雄穗分化、抽雄吐穗時期,是決定玉米穗粒數多少的重要時期。今年7月下旬積溫304.1℃,與常年基本持平,但降水僅3mm,比常年少九成以上,形成了“卡脖旱”,致使部分雌穗、雄穗抽不出來,形成玉米空棵,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8月上旬,積溫300.7℃,較常年同期偏多29.7℃;降雨量4.1mm,較常年同期偏少50.6mm。8月1日~12日期間,有10天日均溫在30℃左右,有7天最高氣溫超過35℃。此時正值玉米抽雄散粉時期,整個吐絲過程需要5~7天,是玉米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其需水臨界期。因此這一時段氣溫異常升高,造成花粉失活,花絲無法正常受精,出現玉米授粉異常、基部缺粒、頂部嚴重虛尖的現象較為普遍。
 
  2、管理因素
 
  玉米價格近兩年一直在低位運行,農民群眾種植玉米積極性不高,管理粗放。一些農戶過分依賴氣象預報信息,產生等天下雨思想。7月下旬~8月上旬,幾次強降雨預報,實際沒有形成有效降雨,但耽誤了及時灌溉,甚至有些地塊播種后秋季未澆一水,造成玉米嚴重受旱。有些群眾種植密度過大,致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有機質合成減少,影響玉米雌雄穗的發育,也加重禿尖缺粒等畸形現象。
 
  在玉米孕穗期過量、過晚(13片葉后)噴施化控劑,加上高溫干旱惡劣氣候的疊加作用,會造成藥害。今年玉米螟、棉鈴蟲等蟲害發生較重,為防治病蟲害在高溫時段過量噴施三唑類殺菌劑或對“美系”品種比較敏感的殺蟲劑,同樣會導致苞葉和果穗的不正常發育或發育不同步。
 
  3、品種因素
 
  盡管多數品種今年均受到干旱高溫災害影響,但登海605、先玉335等“美系”品種受災更為嚴重。這類品種雖然高產,但不耐強高溫。高溫條件下,更容易發生雌穗發育遲緩,不能正常抽出,雄穗散過粉后,雌穗才抽出,造成花期不遇,無法結實,玉米空棵現象嚴重。有些穗上一籽未結,或僅少量結籽,導致玉米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同時多有玉米苞葉短、包不住雌穗的現象,導致穗上部病蟲害嚴重。
 
  實地調查中發現,同一品種因播期不同生長差異大,原因是只有在穗分化時期遇到這種高溫干旱天氣,玉米受災才表現嚴重,而播種偏早的或偏晚的地塊玉米穗分化時間錯過了這個不利時期就影響較小。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