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掌握今年我市春播市場用種需求,了解農戶種植意愿,加強零售商備案監管工作。4月11日,行業科對我市北部主要生產大區密云和懷柔部分種子零售門店進行了調研。
根據我市春播特點,此次調研重點對零售門店的玉米、大豆等春季大田作物種子銷售情況進行了解,重點掌握品種、包裝、標簽等情況,并詳細查看了零售門店的經營檔案記錄情況。通過調研了解到:由于近年各區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各種子零售門店的玉米品種一般維持在17-20個品種之間,價格60-35元/袋不等;大豆品種2-4個,價格為10元/公斤。今年我市雜交玉米種零售價格與上年相比略有下降,價格最低的鄭單 958為35元/袋(2.5kg),由于品種脫水性比較差,農戶選擇較少。脫水性好的聯創808價格最高,達到60元/袋(4400粒),但在糧食價格偏低的情況下,高價位品種幾乎無人問津。
由于糧食價格偏低,農戶種植大田作物的積極性不高。調研中發現,零售門店購種農戶,購種量較往年有所減少。經了解,購種量減少主要是為了稀植,一是稀植減少后期田間管理勞動量,二是稀植減少田間農資投入。部分農戶購種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日常生活需要而進行必要的種植。在大田作物面積下滑的情況下,其他作物種子的銷售也不容樂觀。當前農戶購買蔬菜種子,絕大多數是在自家庭院或小面積多品種種植,主要是滿足自家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自給生產。露地大面積的蔬菜生產缺乏品種和價格競爭優勢,大規模的蔬菜種植以大棚為主,技術負責人員一般不從零售門店進行購種。種子銷售下滑,從而導致了其他農資的銷售,種子零售門店冷清,部分門店已經關門歇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