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操戈鄧衛哲
據了解,2013年3月,中國種子協會在三亞成立了南繁制種分會。3年多來,南繁制種分會在制種保險、信息服務和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南繁事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2015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海南)基地建設(2015-2025)》出臺后,原有機構框架和工作職能已不能滿足南繁服務需要。為此,在農業部種子管理局支持下,中國種子協會決定將南繁制種分會擴展為南繁分會,在南繁制種業務基礎上新納入南繁科研育種業務。
近年來,國家南繁基地在科研育種加代、應急種子制種繁種、種子純度田間種植鑒定和分子生物育種研究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國制種業的搖籃。據統計,2016年至2017年度,全國共有604家單位參加南繁育制種,包括266家公司、136家農業科研管理單位、20家農業院校、6家合作社和76家專業戶。其中,400多家單位有固定南繁用地。
新當選的中國種子協會南繁分會會長郭安平認為,國家南繁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南繁企業市場競爭力不足、育制種用地緊張成本加大、產業交流協作不足、生物安全風險加大等問題。因此,南繁育制種行業亟須建立科學規范的協作機制,增強資源共享,發揮整體優勢,進而維護行業合法權益、增強產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