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受冬季氣溫偏高、土壤墑情較好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小麥條銹病發生時間早、范圍廣、程度重,呈擴散蔓延之勢。對此,農業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有關省(市)農業部門,廣泛動員群眾,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控措施,防范條銹病春季暴發流行,保障小麥生產安全。
強化責任落實。抓住當前小麥條銹病冬繁區菌源快速擴繁的重要時期,廣泛動員,讓農民過年不忘防病蟲,適時開展有效的防控。條銹病菌源擴繁區要把冬季防治作為當前春耕生產的重要任務,強化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責任,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防治,遏制病害的擴散蔓延。
加密監測預警。發揮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作用,組織植保專業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田間菌源調查,準確掌握發生情況和流行態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發動鄉村農技人員、專業服務組織和農民群眾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條銹病發生情況,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田。
加強分類指導。根據當前小麥條銹病菌源發生流行特點,因地制宜落實防控措施。對零星葉片發病地區,要推行“發現一點、防治一片”有效做法,控制病害發展;對發病中心的地區,落實“嚴控中心、全田防控”措施,遏制擴散蔓延;對病害大面積擴展地區,落實“應急防治、區域聯防”措施,降低流行風險。
推進統防統治。發揮植保專業服務組織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統防統治,推行統一組織發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防治時間、統一施藥作業“五統一”服務,提高防治效果。對條銹病菌源擴繁區,采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等措施,堅決遏制病害擴散蔓延。
搞好指導服務。組織專家制定條銹病冬防技術方案,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因地因時落實好防控措施。對條銹病菌源擴繁區,采取蹲點包片、進村入戶等形式,幫助農民解決小麥條銹病防治的實際困難,確保防治措施落實,切實降低春季流行風險。 龍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