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植株染病后,嫩葉出現明脈、失綠或皺縮,新長出的嫩葉呈濃綠淺綠相間的花葉。其濃綠部分有的突起呈皰狀斑,或凹陷呈袋狀,葉片通常向下彎曲。有些品種染病后,葉片扭曲、畸形,病葉普通小,病株有時矮縮,開花延遲或落花。豆莢上癥狀不明顯,但可表現出豆莢略短,有時出現綠色斑點。
菜蚜進行非持久性傳毒或蟲口針帶毒,在感病植株上取食不足1分鐘,可傳病到健株,且沒有潛伏期。
三、防治措施
1、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抗病、耐病、高產優質品種。如秋抗6號、優勝者、春豐4號、早白羊角、長白7號、揚白313等抗病品種。
2、栽培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雜草,消滅蚜蟲滋生場所,以減少毒源。
3、防治蚜蟲 黃板誘蚜,利用大部分蚜蟲對黃色具有正趨性,可在田間設置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銀灰膜驅蚜,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負趨性,在棚室內、吊掛銀灰薄膜,可驅避多種蚜蟲,預防病毒病。藥劑防治傳毒蚜蟲,3%的啶蟲脒15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2000倍液混加撲虱靈1000倍液。也可用滅蚜煙劑防治,每667平米用量為350克。蚜蟲發生嚴重時,可結合20%的病毒A 500倍液加2%寧南霉素300倍液防治病毒病。
4、藥劑防治 發病初噴7.5%菌毒•嗎啉胍(克毒靈)水劑700倍液;0.5%的菇類蛋白多糖水溶液;20%的嗎啉胍•乙銅(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的病毒寧水溶液粉劑500倍液,視病情防治1-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