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關將至,本應是農閑時節。1月5日,在開化縣楊林鎮平川村曉賢家庭農場的烘干倉庫內卻見到了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偌大的倉庫內,烘干的番薯干一字排開,農場負責人程小賢、汪勇仙夫婦正在打包番薯干寄給客戶:“這個貴的25元錢一斤,卻是最好賣的。”
程小賢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共計承包了340余畝土地,其中旱地為124畝,此前主要種植毛豆和玉米。
2016年,這是他第一年嘗試種植番薯,并承擔了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布置的番薯新品種展示示范任務,市縣種子管理站和市農科院進行了多次現場指導。共試種13個品種的番薯,總面積有25畝。
雖然種植規模不大,但程小賢認定種番薯大有可為。年底番薯被挖出來后,他對每個品種都進行了產量合算,發現其中最適合做番薯干的品種“浙薯13”畝產量達1500多公斤。原本這些番薯產出后,將以每公斤1.5元的價格賣給遂昌的加工廠生產番薯干,但在糧食產業中摸爬滾打多年的程小賢另有想法——自己動手加工。
程小賢有著自己的算盤:“按照一般情況10斤番薯能產出2.5斤的番薯干,而賣番薯干的收入要遠遠多于直接賣番薯。”
程小賢投入兩萬多元,購置了番薯烘干機和真空包裝機。前一陣子第一批番薯干出爐,1月4日第一天開賣就以50元一公斤的價格賣出了20多公斤。“其實說開賣,也就是我女兒在微信上發了一下。”采訪時,一個寧波客戶又向他訂購了50公斤番薯干。
“做農業就要實打實,我準備與農村淘寶進行合作,在網上售賣自己的番薯干。”程小賢準備了500多公斤番薯種,計劃明年擴大種植面積,專門種適合制作番薯干的番薯。“等銷路打開后,我希望能帶動別的農戶也開始種,我來負責收購,這樣大家就都能增收了。
開化新聞網,衢州日報等媒體相繼報道了程小賢創業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