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看種子管理情況
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杜作文、瀘縣農林局局長曾一洴對瀘縣近年的的種業提升工程項目實施情況和成效、國家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及建設后的效果分別作工作匯報。
據介紹,瀘縣在近三年的種業提升項目實施中,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實施和管理,特別在種子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制種農戶生產保險的保費補貼、物化補貼、生產技術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中成績突出。通過項目的實施,改善了種子生產基地生產條件,降低了制種農戶的生產成本,特別通過制種保險政策的落實,降低了制種生產自然災害的風險,保障了農戶收益,促進了生產基地持續穩定發展。瀘縣正在實施的國家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金2505萬元,項目將對2萬制種生產基地的田網、路網、渠網進行改造和培肥,建成后的生產基地將達到國家對水稻制種基地要求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全面提升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現代化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

在種子公司實地考察
吳開均對瀘縣近年來對種子生產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瀘縣政府對制種產業的扶持政策和力度、雜交水稻制種保險的順利實施等方面已經成為全省的榜樣。
吳開均要求,瀘縣要按照國家對種子生產基地“五化”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改善基地的生產、生態條件和現代化作業水平,實現增產增效,確保瀘縣制種產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別在土地流轉、示范區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以此保證基地的規模和集中。繼續搞好雜交水稻制種生產保險,完善好相關政策和措施,使制種農戶、生產企業解除后顧之憂,確保基地穩定。
吳開均一行還到瀘州泰豐種業有限公司參觀了該公司的廠房、包裝車間,比選、風選、包裝一體設備。該公司在瀘縣海潮鎮紅合村、龍塘村建立水稻制種基地。今年,將投資600萬元進行田網、路網、渠網和地力培肥建設,使建成后的種子基地達到“五化”標準。(瀘縣宣傳部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