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黃淮海玉米主產區相繼遭遇高溫干旱、大風暴雨強對流天氣,給玉米生產帶來重創,玉米減產或成定局。反觀當前玉米價格市場,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后,玉米價格隨市場變化將長時間呈下行態勢。
玉米生產熱害、病蟲害、倒伏導致減產嚴重
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黃淮海玉米主產區河南、山東、陜西等地持續發生高溫干旱,大部地區出現35℃以上的高溫,其中部分地區氣溫高達37℃左右,給正處于抽穗揚花期的玉米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熱害。
試驗證明,氣溫高于32℃即不利于授粉,導致玉米雄穗花粉活力降低或花粉死亡,雌穗吐絲困難或花絲喪失受精能力,從而引起多數田塊玉米結實率下降,形成果穗禿頂缺粒,同時又導致病蟲害大面積暴發。如玉米黏蟲、褐斑病高發等。
當玉米抗旱基本結束時,8月24~25日,忽然遭受大風暴雨強對流天氣襲擊,大面積玉米倒伏。據了解,僅河南省西平縣師靈鎮玉米倒伏面積就達2.3萬畝。
產量減少、人工成本增加必然導致農民收入銳減。
玉米價格新糧減產并不影響價格繼續走低
自國家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之后,玉米價格的晴雨表將逐漸反映著市場的變化。對整個國家產業來說,可能是可持續發展。但對農民來說,可能還需要承受或長或短的陣痛期。
據玉米專業機構預測,玉米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預計待新糧上市后,價格仍有較大下行空間。這主要基于兩點,一是本年度玉米供給仍然充裕,盡管秋糧減產,但仍會供應大于需求;二是當前玉米臨時儲備約2.7億噸,正常估計約需要5年消化,這將極大壓制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
當前,我國玉米出廠價格約為1800元/噸,但參考國際玉米價格,如美玉米出口日韓價格在1300元/噸左右水平,我國玉米收購價格將會低于0.9元/斤。甚至有人分析,今年吉林玉米價格僅有0.8元/斤,黑龍江玉米收購價格將跌破0.7元/斤。
如此算來,農民收入將可能會呈現“負增長”。屆時,國家是否會臨時啟動收儲政策,只能拭目以待。
玉米種子種子庫存積壓市場依然是“寒冬”
玉米減產、價格持續降低,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將受到嚴重打擊。“改種”或成為很多農民的選擇,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即使是選擇堅守玉米種植的,對種子的購買更多會選擇在臨種之際。
這當然對玉米種子生產商、銷售商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種子市場的不溫不火,著急的不僅是銷售商,還有種子公司。舊的庫存還沒消化、新的種子銷售不力,怎么辦?一個字,“難”!
種業市場“寒冬”如何度過,只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劉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