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袁隆平(中)和宋福如(右)一起察看稻田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李杰文/圖
9月26日,“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河北省永年縣廣府東街村察看稻田生產情況。據了解,該稻田為河北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示范基地,種植品種為“超優千號”水稻,經農業專家初步測產,畝穗數達17萬,穗粒數為283粒,結實率90%,千粒重約27克,平均畝產將達1100公斤,有望再創水稻單產新高。
站在田埂上,村民侯臣向袁隆平介紹該品種稻秧不同生育期的特點。袁隆平一邊向農民介紹田間種植技術,講解病蟲害防治等知識,一邊扒開稻田察看秧苗長勢,抓起稻穗數粒數。
隨后,袁隆平認真聽取了全國人大代表、廣府東街村黨支部書記宋福如關于“超優千號”水稻種植管理情況的介紹。他說,該品種具有“株高而不倒伏”“穗大結實率高”“高產品質好”等特點,加上當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良好的生態條件,幾乎沒有病蟲害現象,促成了水稻的高產。
袁隆平告誡當地稻農,如今水稻進入乳熟、臘熟期,尤其要注重病蟲害防治,適當延遲排水,增加土壤濕度和溫度,延緩葉片衰老,增加粒重,確保稻田再獲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