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民朋友被玉米(1450, -17.00, -1.16%)價格折磨的可是夠嗆,本來價格就低,新玉米又馬上要收了,有的消息說湖北的早玉米零星的賣只有6毛多錢。這更是讓大家著急了。很多人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可是在這里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從農業部網站上了解到,遼寧省試點“玉米價格保險”,已經有7家合作社簽約玉米價格保險,保險約定的目標價格是1600元每噸。如約定期內,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合約各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值低于目標價格,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差值部分。
如果該保險能夠在全國推廣實施,那對于農民來說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同時關于“玉米目標價格補貼”也將開始實施,這對于種玉米的農民可以說是雙喜臨門。那么到底什么是“玉米價格保險”呢,農民簽約買了保險有什么用呢?
簡單來說,價格保險就是到約定時間賣玉米時,如果價格低于了你保險投保的價格,保險公司就賠給你保險投保的價格。比如說你買的保險投保玉米價格是8毛錢一斤,到時候只能賣5毛,保險公司就再賠你3毛。讓你實際上還是每斤掙8毛。目前這種“玉米價格保險”還是在遼寧省試點,所以遼寧的農民朋友算是最先嘗到甜頭的了。買了“玉米價格保險”可以說是旱澇保收了,不怕價格再波動。到豐收的時候,賣的貴了,全是自己的;賣的便宜了,保險公司管賠錢。怎么算都是劃算。你是不是現在有些心動了呢?心里嘀咕:這么好的保險怎么買呢?貴不貴啊?農民買的起嗎?在遼寧試點的首批保險購買保費中,農業部補貼了70%的錢,農民自繳30%。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如果要花1毛的保險費用,農民自己花3分就可以了。是不是很實惠呢。花這么一點錢,能給自己種的玉米價格買一份貴就賺,跌也不會賠的保險。但是具體在全國推廣開來之后保費到底怎繳納,肯定還是要一個地方出臺的正式規定為準。這里所說的保險費用只是就事論事,就遼寧這7家合作社來說。今年以來玉米價格可以說是農民朋友心頭的一塊大病,價格一直上不去,面臨秋季玉米即將豐收,價格還很有可能再次下探。甚至有湖北新玉米上市只有5、6毛的消息。這樣的消息更是讓種了玉米的農民朋友傷透了心。
很多人都在說:“來年再也不種玉米了,要賠死了!”現在好了,未來如果買了“玉米價格保險”,就不怕價格在上下波動了。如果價格漲了,漲多少掙得都是咱農民自己的。如果價格跌了,那也不用怕了,只要比保險的投保價格低,就能從保險公司獲得差額的賠償。
還有一件值得農民高興的事情就是,“玉米生產者補貼” 已經開始落實。實施方案出來了,農民朋友等著領補貼數錢的日子還會遠嗎?現在種糧不再像以前一樣了,只管悶頭種地就可以了。豐收了自然有個好價錢,豐收了自然不愁吃穿。
可現在國家面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轉型,要做農業供給側改革。所以農民不光要埋頭種地,更要關心國家的新政策,關心又出臺了什么惠農的補貼。怎么能達到要求,領到這些補貼。關心又有了什么新的促進農業發展的東西出來。這樣才能種地致富。
光在那里抱怨糧價低又有什么用呢?不種地更沒有收入了。未來農民種地,很大一部分收入并不是來源于土地和糧食,而是補貼。是國家真金白銀的給錢。
會有更多的各種各樣的錢以補貼的形式給到農民手里。所以說關心政策,學習補貼方案,就像在地里除草一樣,是在掙錢。關于玉米價格保險,雖說“保險+期貨”的方式確保種植戶在面臨市場價格下跌風險時,獲得有效的收入補償。但是,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他們的每一筆保單是建立在嚴格的風險精算基礎上的。那么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相信綜合因素來講,未來的玉米價格不會偏離1600元/噸太遠,甚至他們有把握玉米價格大概率是高于本目標價格的。除非政策對保險公司另有補貼。(農民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