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種植業結構調整以及種植者對產量的追求,大量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逐漸消逝。為挽救瀕危老北京地方特色農作物資源,促進優質品種恢復利用,北京市種子管理站于2011年開始著手北京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搜集、評價及挖掘利用工作。幾年來,共搜集茄子、番茄、辣椒、蘿卜、白菜、芹菜、冬瓜、萵筍、菜用豆類、玉米、糧經豆類等作物的地方品種資源近百份。通過農藝性狀、商品經濟性狀、營養品質分析等綜合評價,篩選出10個綜合表現較好的可以重返生產的地方特色品種。
為進一步鑒定地方特色品種性狀,加快老品種的恢復利用。2016年,我站安排了老北京特色番茄品種的多點鑒定試驗。并于6月28日,邀請了番茄育種、栽培、植物保護、農技推廣等不同專業的專家,對粉紅甜肉、蘋果青、大黃三個老北京特色番茄品種進行品種鑒定。專家們現場考察了幾個品種的豐產性、抗性、田間長勢以及口感風味等性狀,一致認為,三個番茄品種雖在產量方面比對照雜交品種略有減產,但口感好、風味獨特、特色鮮明,老品種仍具有應用價值。專家們表示地方品種的挖掘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農業生態休閑、科技示范功能不斷拓展延伸的背景下,將老北京特色番茄品種推向京郊農業觀光、采摘園區,農家樂,可滿足人民不斷改善的消費需求、豐富農業增值渠道的內容,提升京郊都市農業產業附加值。同時專家們也對市種子管理站能立足自身職責,承擔搜集、保護老北京特色農作物品種的重任,全面評價、恢復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為使老品種盡快回歸生產,我站將篩選出的具有應用價值的品種,在京郊有一定知名度的觀光采摘園區、農莊安排了生產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6年春季,在密云、順義、平谷、昌平等區示范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50畝,包括蘋果青番茄、粉紅甜肉,六葉茄、棍豆、滿架聯、紫邊扁豆、白馬牙玉米等,示范品種得到了示范戶的高度認可,順義區楊鎮沙子營村的葡萄瓦舍農莊反映,到農莊的游客用餐期間,對老北京特色番茄品種贊不絕口,經常要求加菜。位于密云穆家峪鎮后栗園村的百年栗園會員農場,今年不僅對會員開放了老品種的現場采摘,在其天貓旗艦店,定期限量京津冀發售老品種番茄的活動,收獲不少關注與好評。
為加強京津冀地方品種資源保護及挖掘利用,我們聯合天津、河北有關部門,對三省市特色農作物品種進行搜集、評價,從中篩選整理出有應用價值的品種進行推廣利用。目前,已搜集到36份珍貴的京津冀地方特色農作物資源材料,并在京津冀三地安排品種鑒定試驗,對品種的農藝性狀、抗性、豐產性等方面進行綜合鑒定。此項工作的開展,對挖掘三地優異種質資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可加快實現地方特色農作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種質資源的可持續再利用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