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是嘉興市主要糧食作物,其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71.27%,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中之重。
由于去年嘉興市晚稻種子繁種期間氣溫偏低,光照不足,生育期推遲,特別是晚稻種子收割期間連續陰雨天氣,致使種子未能及時收儲入庫,造成部分田塊(塊狀)出現倒伏,個別地方有穗上發芽(據調查穗上發芽率不足1%)現象,從而影響種子質量,主要表現是部分種子發芽勢減弱、發芽率降低、外觀質量偏差等質量問題。為此嘉興市各級種子管理機構高度重視,多次深入種子企業、種糧大戶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情況,及早采取措施,確保嘉興市晚稻種子供應安全有序平穩。目前有關嘉興市晚稻種子的質量、收儲、供應等基本情況及采取應對措施如下:
一、全市晚稻種子收儲量、質量及需種基本情況
(一)種子收儲量及質量情況。從最近調查的數據看,去年嘉興市共收購晚稻種子881.48萬公斤(包括儲備種子),其中發芽率合格種子占75.38%,發芽率在80-85%之間的占12.3%,70-80%的占12.2%。品種主要以秀水134、嘉58、嘉禾218、秀水519、嘉花1號等為主,但主栽品種秀水134、嘉58、嘉禾218等合格種子數為257.3萬公斤,其它品種目前可供應的合格種子數為105.9萬公斤,總數為363.2萬公斤。
(二)需種情況。歷年嘉興市常規晚稻種子總需種量在550萬公斤左右,需商品種子在300-330萬公斤左右,商品種子需求量是在逐年上升的(這主要得益于良種補貼政策的實施)。從近期調查情況看,今年常規晚稻商品種子需求量在322萬公斤左右,在數量上是能滿足全市晚稻播種需求的,但從各縣(市、區)之間備種情況、品種結構及種植習慣等方面來看,目前備種量不一定能滿足農戶對合格種子的需求,有個別縣(市)的主栽品種種子供應也存在一定缺口。
全市10多萬畝雜交水稻種子用種已經落實,能滿足農戶需求。
二、采取的應對措施
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市及各縣(市、區)種子管理部門積極行動,應對可能產生的各類問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全面摸底調查工作。在現有庫存種子基礎上,繼續了解農戶需種情況、自留種質量情況及農戶之間的調種能力,特別是種糧大戶的需種要求等。
(二)做好使用未達標晚稻種子的應急準備工作。各縣(市、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及時制定應急預案,做好相應準備工作。對使用不達標種子的,要作好明顯標志,同時根據種子質量情況及需種數量,在浸種催芽等關健環節上,分別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做好技術指導,確保用種安全;目前已有三個缺種縣(市)農業部門已向縣(市)人民政府報告,要求使用部分未達標晚稻種子的請示,都已獲得同意批復。
(三)適當控制外調種子。農業主管部門要求各種子企業根據歷年外調數量及本地需種情況(包括救災應急儲備種子),在絕對滿足本地需求的情況下,才可適量外調部分種子;同時加強協調全市各縣(市、區)之間種子余缺調配工作,科學合理調配晚稻種子的使用。
(四)加強管理,規范經營。加強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種子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哄抬價格及銷售假劣種子行為,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五)做好技術服務工作。采取相應技術服務措施,在晚稻種子用種量、浸種、催芽、育秧方式、播種時節、品種布局、苗期護理、施肥等各個生產環節上進行技術指導。根據今年春花面積減少的有利條件,要求適當早播,盡量育苗移栽,實施精量播種,少播或不播盲子谷等;對留種大戶幫助做好種子發芽率試驗,確保自留種的催芽安全。同時各地想盡辦法,做好相關技術服務工作,如嘉善縣在每個鎮(街道)至少建立一個晚稻種子浸種催芽應急點,落實專門人員負責相關技術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六)及時啟動動用儲備種子的準備工作。從目前調查結果看,部分縣(市、區)晚稻種子的備種量與需種量存在一定缺口,各地將根據實際情況,動用儲備種子。根據儲備種子首先動用本地種子的原則,市、縣二級將及時啟動動用儲備種子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備及時動用,不誤農時。
(七)做好宣傳工作。及早在各類新聞媒體上廣泛宣傳,使廣大農戶應知盡知,確保全市晚稻生產用種安全,為奪取全年糧食生產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