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26日,由云南省農業廳主持,邀請省州縣相關專家,對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結合三區服務、科技惠民等相關項目,在武定縣獅山鎮羊舊村委會組織實施的“云油雜15號”高產攻關進行田間測產。專家組通過實地查看、農戶調查、抽樣復測,在實施單位自測基礎上,專家組采用《云南省小春糧油作物測產驗收辦法》對農戶李發興1.0畝高產攻關田進行產量復測。平均種植密度5228株/畝、單株角果990.6莢、角粒數21.73粒、按照該品種在云南省品種審定中的千粒重4.3g計算,畝產量411.3kg。突破了1996年楚雄州農業局組織的油菜高產競賽第一名單產306.2kg原紀錄。專家組認定:“早熟三系雜交油菜品種云油雜15號經濟性狀優良,1.0畝高產攻關單產達到411.3kg,創早熟三系雜交油菜直播高產紀錄。”
“云油雜15號”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與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合作選育的早熟三系油菜雜交品種,不育系為11XS081A,恢復系為10-016C。該品種早熟,生育期175d,結角密,每角粒數多,千粒重大,豐產穩產。含油量為45.53%,芥酸含量為0.2%,硫甙含量為22.89µmol/g,為優質雙低良種上。云南省區試平均產量為每畝240.44kg,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232.4kg。在楚雄州的區域試驗點(2013—2014年)畝產為241.3—398.5kg,較對照云油雜2號增17.59—19.13%,兩年均為第一位。是三十年來我州參加區域試驗單產最高的一個品種。
“云油雜15號”株高適中,分枝較矮,生長清秀,稀植多角果,莢粒數多,千粒重高,不倒伏,無蔭角,較早熟。下一步主要抓好雜交制種技術的研究,擴大制種面積,提高制種產量,擴大示范推廣面積,充分發揮該品種的增產潛力。
云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楚雄州農業局,楚雄州科技局,武定縣農業局,武定縣發改局及州農科所的領導參加了驗收會,見證了油菜單產紀錄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