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定縣農技推廣中心承擔由楚雄州農科所安排的中海拔稻區水稻新品種同田展示。參試品種分別為“楚014鑒9”、“楚014鑒3”、“楚014鑒6”、“陸育3號”、“楚粳39號”。展示地點在武定縣獅山鎮矣波村委會龍潭村,海拔1720米,前作蠶豆。
展示品種于2015年3月15日播種,播前用水稻“旱育保姆”拌種,用量(每公斤濕谷子用260克水稻“旱育保姆”拌種),播后用掃茀特除草,于2015年5月13日移栽,移栽規格(8+6)寸×3寸,每畝栽2.86萬叢。在整個生育期施藥防蟲3次。展示品種9月1日至9月10日成熟,9月12日割,9月15日實收。
產量結果為實收產量第一位是“楚014鑒3”,小區產量32.3公斤,畝產633.7公斤;產量第二位是“楚014鑒9”,小區產量31.2公斤,畝產613.6公斤;產量第三位是“楚014鑒6”,小區產量30.9公斤,畝產607公斤;產量第四位是“楚粳39號”,小區產量30.4公斤,畝產593.6公斤;產量第五位是“陸育3號”,小區產量28.9公斤,畝產567公斤。
通過展示認為,楚014鑒3,實收畝產633.7公斤,產量占第一位,產量高,抗病性強,分蘗強,豐產性好,成熟早,千粒重高達28克,植株清秀整齊,落粒性適中,抗倒性比楚粳28號強。楚014鑒9,實收畝產613.6公斤,產量中等,抗病性強,分蘗力中偏弱,谷桿硬,不易倒伏,劍葉直立不早衰。千粒重25克,落粒性適中。楚014鑒6,實收產量607公斤,株高適中,抗病性強,千粒重24克,缺點是分蘗弱。楚粳39號,實收產量593.6公斤,株高適中,不易倒伏,生育期比楚粳28號7天左右,豐產性好,落粒性適中,千粒重高達26克,屬于優質軟米。陸育3號,實收產量567公斤,分蘗強,不易倒伏,抗病性強,千粒重23克,缺點是穗基部子粒成熟度差。
2015年展示的5個水稻新品種,生育期適中,豐產性好,抗病性強,實收畝產量為567公斤—633.7公斤。總體看5個新品種都適合在武定縣中海拔地區種植,但綜合情況來看,“楚014鑒3”、“楚014鑒9”、”楚014鑒6”三個品種的表現更明顯,建議明年擴大示范。而“楚粳39號”屬軟米型,畝產量達593.6公斤,可在我縣中海拔稻區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