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政府《通知》要求依法打擊玉米非法制種行為促進制種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報訊(記者張澤三)10月13日,市政府下發《關于在全市開展依法打擊玉米非法制種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集中開展依法打擊玉米非法制種行為專項行動,有效規范作物制種行為,凈化種子市場環境,促進全市制種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通知》指出,此次專項行動集中對全市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行為進行檢查,重點查處侵權生產、未審先推、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案件,無證生產、租借許可證生產玉米種子和私留倒賣種子行為,以及非法參與、從事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管人員,嚴懲不法分子,對不作為、亂作為的監管責任人追究黨紀政紀責任,切實保護玉米制種企業和農戶的合法權益,維護玉米制種市場秩序。
《通知》強調,專項行動一要查處違法案件。對農業部通報的我市17起涉嫌違法生產玉米種子案件,相關縣區要再次逐一立案,依法查處,專案專辦,限時辦結。對社會舉報投訴案件,確定專人,迅速查處。嚴厲查處監管人員非法參與、從事種子生產經營活動,干預種子生產經營正常管理秩序以及鼓勵、縱容、包庇違法企業和個人的行為,由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嚴肅處理。對鄉鎮、村組干部私自引進無資質企業或個人,參與無證生產,進行暗箱操作、弄虛作假,以及收取好處費幫助侵害農民利益等行為,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二要開展企業檢查清理。各縣區對已核發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的生產經營資質、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生產經營檔案、種子來源及去向、包裝標簽、生產和銷售合同、品種真實性和種子質量等進行全覆蓋檢查。對不符合辦證條件的企業和租借生產資質或提供掛靠的企業,提請發證機關注銷或吊銷許可證。對質量不合格種子依法進行轉商處理,對侵權生產、制假售假等違法企業和個人依法立案查處。三要開展市場專項檢查。各縣區對轄區內種子經營門店進行全覆蓋檢查,重點檢查經營資質、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經營檔案和臺賬、包裝標簽、委托和代銷合同、品種真實性、種子質量等。對違法經營的門店,依法進行查處。同時,對企業和農戶履行制種合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搶購、套購、私留倒賣種子等行為,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四要開展制種基地檢查。各縣區要對轄區內種子生產基地、晾曬場進行全覆蓋檢查,重點核查種子生產者是否具備種子生產資質,是否按照生產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種子,是否與生產方簽訂了規范的合同,并核實制種面積。對侵權生產、無證生產的企業和個人進行依法查處,對涉嫌違法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進行玉米制種基地監管責任追究,對監管不力,致使轄區內發生違法制種行為的,依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通知》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緊密配合,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要強化督促檢查,督促縣區、部門迅速行動,落實好各項工作要求。對不作為、亂作為,壓案不查、壓案不報的行為,依紀依規嚴肅處理。要實行“日報告制”,及時報告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