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農辦種〔2015〕72號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和小麥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農委:
為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品種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行動的通知(農辦種〔2015〕30號)和《2015年全省種子市場監管方案》(皖農種函〔2015〕61號),定于8月中旬起組織開展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和小麥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水稻種子生產核查工作
我省大部分種子企業在省內都安排有水稻制種生產,目前,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水稻制種基地要加強監管,開展基地檢查,做好跟蹤服務。本次行動結合農業部對我省的重點抽查,采取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轄區內制種縣進行自查和省種子管理總站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地要開展拉網式自查。檢查內容:
(一)檢查雜交水稻制種情況。以縣為單位摸清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分布情況,包括委托生產合同、生產品種、面積及地點,跟蹤收獲種子的數量和去向。
(二)檢查生產品種的真實性。各市種子管理部門指派種子扦樣員,從制種田隨機抽取蠟熟后期結實率較高的母本穗20穗以上,及時風干或曬干,確保發芽正常。抽樣時各市種子管理部門要和生產企業代表共同填寫抽樣單(見附件2),并由雙方簽字或蓋章;對于委托生產企業無法到達現場的,抽樣人員應當填寫抽樣證明(見附件3),由當地種子管理部門及時補充完善證據鏈。抽取的樣品要及時送到省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品種真實性檢測(SSR)。
(三)檢查相關情況的一致性。檢查企業生產品種、地點等信息與生產許可證是否一致;檢查生產品種與授權品種是否一致;檢查企業是否按規定建立種子生產檔案,記載內容是否規范、完整,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和質量控制措施,特別是制種隔離區設置和制種田去雜工作是否落實。
(四)檢查相關證照的合法性。檢查企業資質是否符合要求,生產品種是否合法,是否按生產許可證規定生產種子,生產企業或個人是否存在無證生產、租借許可證生產、未經許可生產授權品種等行為。
二、加強小麥種子市場監管工作
從今年開始,我省取消了小麥良種統一招投標供種,秋季供種高峰即將來臨,各地要加強小麥種子市場監管,組織開展小麥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活動,維護市場秩序健康發展。
(一)摸清小麥種子供需數量。針對當地市場上銷售的品種,尤其是當地主推品種的數量、生產商、經銷商等,要及時了解市場銷售動態,做好品種的余缺信息登記工作,確保供種數量滿足生產需要。
(二)加強種子質量監督。今年我省小麥成熟季節雨水較多,尤其是沿淮部分小麥因雨水造成穗發芽,各地要加強質量監督,對于主推品種要做到全覆蓋抽檢,并做好品種純度的同步田間種植鑒定工作,確保供種質量安全。
(三)加強種子市場監管。重點檢查企業資質,品種審定、品種授權、標簽規范、包裝規范、經營檔案等內容。
(四)及時公布投訴電話。及時受理農民群眾投訴,依法處理種子糾紛,及時化解矛盾,有效管控分歧,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與影響,防止形成群發事件,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與社會穩定。
(五)嚴格依法查處案件。各地要密切和周邊及源頭省、市、縣農業執法部門聯合,加強與公安、工商部門溝通,嚴格執法,加強源頭治理;要慎用自由裁量權,依法處罰,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對案值達到移交標準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查處。
三、工作要求
(一)確保檢查效果。強化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管理和小麥種子市場監管是當前種子管理工作重點,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切實維護好正常秩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舉報無證生產、套牌侵權等違法線索,對違法線索和近年監督檢查不合格企業重點檢查和抽樣。
(二)嚴格規范操作。檢查抽樣人員要嚴格執行規定程序,規范做好抽樣、記錄及取證等工作。要完整規范填寫抽樣單,被抽查單位要如實提供品種真實名稱,不得使用代號。要妥善留存證據及備份樣品,對無法趕到現場的生產企業,由制種農戶、所在鄉鎮村負責人對所抽樣品、生產地點和面積等予以確認,并簽字或蓋章,認真履行檢測結果通知、異議處理等程序,確保證據鏈完整、可追溯。
(三)合理安排時間。水稻基地檢查時間緊、任務重,各地要認真組織實施,11月底將檢查行動總結和案件查處結果報省種子管理總站。
聯系方式:省農委種子管理總站市場管理室,電話:0551-62654292,聯系人:王勇,電子郵件:anhuiseedmanage@163.com。
附件:
1.雜交水稻制種企業名單
2.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行動抽樣單
3.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行動抽樣證明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
2015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