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為保護江蘇省揚州市珍貴的古樹名木種質資源,由揚州大學園植學院與揚州市園林局合作的古樹名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首批為兩棵唐代遺留的名木進行后代繁育。
去年,研究人員發現,嚴重的病蟲害使已有千年歷史的唐槐種子質量變得越來越差,大部分種子淪為癟子,從而嚴重影響種子的發芽率。該項目參與者、園植學院金飚教授經過苦心研究,選擇扦插、壓條的無性繁殖方式為唐槐留下后代。
研究人員陸維超介紹,他們從唐槐上采集了一些一年生和二年生的枝條,把它們剪成8厘米~10厘米的小段,并扦插到特制營養土中。同時,研究人員還采集了年齡在10歲~15歲的國槐枝條,與唐槐枝條同時扦插,以對比它們的成活率。
周怡沈濤 羅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