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又稱夏疫病或輪紋病,是由茄鏈格胞菌侵染所致的一種真菌病害。夏季露地和保護的番茄受害都比較重,一般減產二三成,嚴重時減產五成以上。
癥狀特點:番茄葉、莖、果都可發病,但以葉片受害為主。葉片受害,最初出現水漬狀暗褐色病斑,以后逐漸擴大后呈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上有同心輪紋,在潮濕條件下病斑長出黑霉。發病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部發展,嚴重時下部葉片枯死。葉柄、莖和果實發病,初為暗褐色橢圓形病斑,擴大后凹陷,出現黑霉和同心輪紋。青果病斑從花萼附近產生,重病果實開裂,病部較硬。
發病規律: 高溫高濕有利于該病的發生和流行。田間氣溫15℃,相對濕度80%以上開始發病,氣溫20~25℃,多霧或連陰天病情迅速發展。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中蔬4號、蘇抗5號、奇果等。重病田實行與非茄果類蔬菜3~4年輪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深溝高壟栽植,調節種植密度,每畝以4000株為宜。小水細澆,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濕,避免濕度過大。
2.藥劑防治。藥劑防治可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每畝用藥液50~60公斤。如果早疫病和晚疫病混合發生,可以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如果莖部有病斑,可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200倍液進行涂抹,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