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冰 記者 井洋
鏈接
2011年底,省農墾總局、北大荒種業集團對黑龍江墾區內的種子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及資產重組,將原有88家墾區種子企業整合重組為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全墾區種子企業內各項業務的統一,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及進出口業務于一體,實現墾區種業資源的效益、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占有的最大化。公司注冊資本33270萬元,是中國種子行業首批AAA級信用企業、農業部首批32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2013年進入全國信用骨干企業排名前三強,成為信用明星企業。2013年,年銷售各類農作物種子數量25萬噸,年種子銷售量和銷售額名列國內種子企業前茅。
2014年12月29日,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農業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此次戰略合作是在原有合作基礎上,通過共建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定向培養、科研項目合作、成果分享,進一步發揮雙方優勢,形成“互助、共贏”的良好合作局面,促進種業科研成果轉化,以集成各類資源為基礎,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共同建立戰略性、緊密型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這是墾豐種業為實現“立足龍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振興民族種業”戰略構想而實施的又一舉措,目標是力爭在5年內把墾豐種業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大型民族種業集團。
科研創新構建育種研發體系
幾年來,墾豐種業果斷調整發展戰略,靠著每年研發投入超過億元的“大手筆”,突破傳統育種思路和管理理念,以商業化育種為核心,全力推行首席育種專家負責制,重構研發組織機構框架,組建專業化育種團隊,打造不同專業分工的團隊化育種組織體系,建立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規模化、自動化的商業育種程序。投資建設企業自有種子產業園,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引進高通量分子設備,配備分子輔助、轉基因及質量檢測、DH實驗室和植物表型鑒定平臺,對作物育種材料篩選、組合選配與測試、新品種試驗示范成果、種子質量檢測數據、基因檢測和檢驗檢疫數據等進行信息化處理,變“經驗”育種為“科學”育種,提升育種效率,形成年參試品種近400個,各級審定品種達20個的育種研發能力。
墾豐以培育和創新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為目標,迅速建立起一整套研發創新體系,并通過不斷完善制度設計、研發流程規劃、專業人才配備和配套政策支持,有效促進科研單位技術、設備、人才等要素形成集聚效應。目前,墾豐種業已擁有自有產權品種97個,兩大研發分中心和分布在全國的13個育種站,組成了居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的強大科研“后備軍”,為墾豐種業的茁壯成長不斷積蓄后勁。
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品種以及良種良法配套等種業科技創新能力是墾豐種業發展壯大的基石。未來這個公司的研發目標是實現科研規模化、數字化、機械化、電子化、信息化、流程化、自動化,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商業化育種系統,實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研發能力。
合理布局完善種子生產加工體系
為有效提高生產水平,墾豐種業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水稻種子生產線,在墾區水稻種植區建立了5個大型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和加工中心;投資1億元從德國引進設備,在賓西種子產業園建設了年產3萬噸玉米種子的加工中心。如今,企業已經實現了種子繁育科學化、生產制度化和質量標準化。
公司在黑龍江、內蒙、甘肅、新疆和寧夏等地區擁有穩定的生產基地100萬畝,種子精選加工生產線78條,倉儲面積100萬平方米,年種子生產加工倉儲能力達22萬噸。
在種子質量控制上,全面向國際先進種子質量標準看齊。這個公司嚴格遵守ISO9001:2008質量管理標準,建立種子質量控制體系,采取全程種子質量監控,確保全程可追溯,實現質量控制精細化。完善各項種子質量控制標準,如種子分級標準、種子活力鑒定等技術措施,確保了種子質量評價的準確性、標準化。
在此基礎上,墾豐種業還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種子質量標準,使水稻種子用量由每畝5公斤降到4.5公斤,僅此一項,每年可為種植戶節約稻種近萬噸、資金4000余萬元。與此同時,由于種子質量高,產量也比過去高了許多。
直營直供打造市場營銷終端體系
近年來,公司分別在黑龍江墾區和地方設立90多個分公司和30多個直營店,營業面積11200平方米,實現了黑龍江墾區和省內地方市場的直營直供。為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公司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推進財務平臺和物流平臺配套建設,積極拓展B2B、B2C、O2O等商業模式,依靠信息化,建立以分公司、直營店、業務代表、經銷商、電子商務等5條渠道為通路、以產權品種、全方位服務和強勢品牌3大優勢為支撐的立體營銷平臺。實現價格透明化、服務便捷化,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在打造產品優勢的同時,加快完善渠道網絡,樹立品牌形象,建設和完善貫穿從產品研發到田間生產、示范展示、售后服務乃至商品糧銷售的全產業鏈的市場推廣體系,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和公司主推品種的市場推廣工作,促進產品銷售,吸引忠實客戶,增強市場控制能力,占領細分市場。使公司與廣大種植戶直接溝通成為可能,不斷延伸和拓展新業務。力爭把墾豐種業建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種子企業。
全方位終端服務為核心的市場營銷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提升了公司對最終用戶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了最終客戶即種植戶的需要,為客戶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同時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進一步為公司提升競爭力和發展空間。
合作共贏搭建國內外科技協作平臺
墾豐種業的發展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幫助與支持。公司先后與國內外多家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展開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
在國內合作方面,公司攜手國內8家知名種業公司成立“中玉金標記(北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推進玉米商業化育種進程;參與了“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科企合作,簽署了關于“提升種子產業育種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戰略合作計劃(框架)”;與黑龍江省農科院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東北農業大學合作“玉米生物育種能力建設與產業化建設項目”,重點建設生物育種研發中心、區域育種站、種子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與黑龍江農墾科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成立北大荒墾豐(佳木斯)科研育種中心。與湖南農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儀式”,共建校企合作基地、開展科研項目合作。
在國際合作方面,與德國KWS公司、佩特庫斯、荷蘭SESVanderhave公司、先正達等國際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合作,公司吸取了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辦法、科研技術、品種資源等,實現了真正與世界先進水平對接,進而獲得育、繁、推、管、服等全方位的提升,進一步縮小與世界先進種業之間的差距,并逐步向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種業集團目標邁進。
在近十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中,墾豐種業積極探索出國家控股、主要管理者及自然人股東等社會資本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推進了企業深層次改革,實現了產權多元化和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優勢互補,形成了“3+1”總體架構(3大體系+1個服務與支持型總部)。作為中國種子行業中的國家隊,墾豐種業擔當著振興民族種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在實現中國種業騰飛夢的征程中堅實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