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早期落葉病是由炭疽病、葉斑病、瘡痂病和生理病害等病害引起的。一般雨季常有發生,造成減產15%~30%,品質變劣,效益下降。一是高溫、高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生發展;二是遇到暴風雨或連陰雨易導致病害發生,造成早期落葉;三是田間積水,栽植密度過大,辣椒田郁閉,造成土壤不透氣,發生早期落葉病;四是植株脫肥早衰,生長勢弱,有利于早期落葉發生;五是辣椒連作,前茬遺留病株殘體多,增加了越冬菌源,發生早期落葉。應以農業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
農業防治
平衡施肥 平衡營養供給,防止徒長和早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辣椒平衡施肥應施足基肥,噴施壯苗肥,追施坐果肥,噴施膨果肥。以基肥為主,并施入足夠的優質有機肥。在苗期不宜追肥的情況下,噴施葉面肥或辣椒活力素,促根壯苗,增加抗病能力。進入開花坐果期,需肥量增加,應及時追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8公斤、鋅肥2~3公斤。膨果期葉面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加1%尿素液。
合理排灌 通過合理的排灌,調節椒田溫、濕度,減少病害發生。高溫、高濕是早期落葉病發生的重要條件,合理調節田間溫度、濕度是防治落葉病的重要措施。在辣椒開花結果期,要根據土壤墑情變化情況,遇干旱要及時澆水,澆水時推廣澆小水,杜絕大水漫灌,達到見濕見干。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要實行高壟栽培,如遇暴雨或連陰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雨后及時中耕鋤劃,以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發病率。
科學管理 改善田間生長環境,降低發病。一是辣椒采收后要清理病株殘體,摟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減少田間菌源;二是合理密植,改善椒田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發生;三是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辣椒植株徒長,降低發病率。四是及時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收功能,保證植株生長健壯;五是對辣椒田密度過大,植株生長旺盛時,可及時噴灑亞星辣椒矮多收,促進辣椒穩發壯長,提高抗病能力。
化學防治
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施殺菌劑防治。發病前可用1:1:200銅制劑進行噴霧預防。發病初期可選8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乙鋁·多菌靈”800倍液+華碩828或金穗辣椒活力素均勻噴施。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能控制病情。 (于錫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