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義蓬街道火星村的村民趙德根從農技人員那里,免費領到了兩包油菜種子包,高興得合不攏嘴,“現在區里每年都免費發油菜種子,品質又有保證,增收不成問題。希望這樣的好政策一直持續下去!”趙德根告訴記者。
小小一包油菜種子,將政府與農戶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記者從區農業局了解到,今年我區將繼續開展油菜統一免費供種工作。根據招投標結果,今年我區冬種油菜統一免費供應品種和數量分別為“浙油50”、供應量3968公斤,“浙大619”、供應量3349公斤,“中雙11”、“浙油51”、供應量1055公斤,共計8372公斤。屆時,又將有6萬戶農戶受益。
據悉,油菜是我區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種植面積約7萬畝。但是按照我區油菜主要品種“滬油15”的含油量42.4%計算,我區年人均食用植物油量遠低于國家標準。在優質耕地剛性減少和種植油菜經濟效益不高這對突出的矛盾下,通過增加油菜播種面積來提高產油量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區從2012年開始,在全區進行統一免費供種,并配套推廣雙高雙低油菜秋冬發高產栽培技術,在穩定油菜播種面積的基礎上,提高油菜單位產油量。
全部免費、全區推進、區財政全額補助,這是我區油菜統一免費供種的三大特色,均屬于省內首創。通過項目的實施,兩年來,我區共免費向13.7萬戶農戶供應油菜種子16111.7公斤,供種面積達14.9萬畝。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油菜是常異花授粉作物,需要連片種植才能保證其油菜籽產量及品質。而在統一供種前,農戶每年種植的油菜種子五花八門,少說也有20多個品種,導致油菜籽品質根本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雙低”標準。而統一供種后,供種的品種主要集中在“浙大619”“浙油50”“中雙11”這3個“雙高雙低”品種上,所以實現了油菜品種“一鎮一品”,終結了油菜品種亂象,更是將“雙低”覆蓋率達到了100%。
一組數據更能印證統一供種后,所帶來的增產增收效益。據統計,實施區油菜籽平均畝產油量87.1公斤,比項目實施前增產19.3公斤,增長28.4%。兩年的總產油量為12978噸,新增產油量2870噸,以菜油每噸10000元計算,總新增效益2869.7萬元。
農戶的種植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又上去了,大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自然也提高了。區農業局農業站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兩年供應了16.1萬包油菜種子,按照每包油菜種子零售價12元來計算,就為農戶節省種子成本共193.2萬元。同時,通過統一供種實現統一品種,有利于統一培育管理和病蟲防治,節省化肥農藥的施用,生態經濟效益明顯。
“自從免費供種以來,我們村里的油菜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大。因為種過的農戶都知道,這個種子品質好,經濟效益高。今年我們村里又要陸續發放油菜種子500多包,預計種植面積將超470畝。”火星村村委副主任金鴻橋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