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這花菜,光長苗不開花,俺買到假種子了。”6月16日,記者在苗山鎮南文字村采訪時,農民張嘉浩拉住記者的手,請記者幫幫忙,看看能不能挽回損失。
記者跟隨張嘉浩到了地頭,記者看到一畝多地的花菜已經被夫妻倆拔得一干二凈,趁雨種上了玉米,只有一小塊花菜沒來得及拔。記者看到,這些花菜比較瘦小,只有少數幾棵冒出了不足拳頭大小的花菜。
記者聽張嘉浩妻子說,他們已經種了四五年花菜,長勢一直喜人,每年種一畝多地,能收入近4000元錢。今年,她照例從附近集市的地攤上買了幾包種子,沒想到種下去一個多月,花菜只長苗不“開花”。夫妻倆猛追肥、勤澆水,眼見日子一天天過去,花菜還是不見長。夫妻倆覺得是買到假種子了,一氣之下全部拔光。
雖然種上了玉米,張嘉浩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如果收成好,我能賣近4000塊錢。買肥料花了400多塊,澆水花了100多,算下來俺損失太大了。”張嘉浩曾經試圖到集市上找賣種子的人,但是再也沒有見到他的蹤影。
記者按照種子包裝袋上的電話撥了過去,廈門中廈蔬菜種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接聽了電話。他告訴記者,張嘉浩購買的“一代鷺花60天”品種屬于普通種子,造假的可能性極小。他詳細詢問了張嘉浩的播種時間、管理情況,最終結論是他播種時間過早。按照包裝袋的說明,山東地區應該在6月中旬—7月上旬播種,而張嘉浩的播種時間過早,影響了花菜的長勢。如果要在四五月份播種,則需要選擇早品種。記者還咨詢了農科所的工作人員,專家建議農戶嚴格按照包裝說明播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于以上解釋,張嘉浩稱他的確沒有看說明。以后他會仔細問清楚,按照播種時間選擇合適品種,不再出現類似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