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生機活力傳承希望夢想
——2014世界種子大會圓滿閉幕

①

②

③
本報記者 高楊 通訊員 蘇秋芳
5月28日,第75屆世界種子大會在中國北京閉幕。
符合國際慣例、彰顯中國元素、突出北京特色,是本屆大會的特點。五年磨一劍,從2009年成功申辦,到籌辦、開幕、直至完美謝幕,本屆盛會化作一部經典,永遠留在種業“奧林匹克”史冊上。
這次大會是北京順應“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城市功能定位,繼2013世界草莓大會、世界食用菌大會后舉辦的又一農業國際性盛會,全面展示前進中的中國種業,增進國際種業技術和人才交流,提升種業投資和貿易合作水平。
國際種子聯盟主席蒂姆·約翰遜說,大會為中國種子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世界種子行業了解中國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1一屆體現國際慣例,彰顯中國夢想的盛會
以“小種子、大夢想”為主題,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會。5天時間里,主辦方在主辦地精心選取了品種展示基地等6個場所,舉行了開幕式、展覽展示、品種展示、貿易洽談、特食品嘗等11項活動,召開了植物檢疫委員會公開會議、貿易和仲裁規則委員會公開會議、種子應用技術委員會公開會議等16場會議。
在育種家委員會公開會議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發表演講,贏得現場不同膚色的種業專家起立致敬。他鄭重地向世界推廣“中國種子”:“全球22億多畝稻田,如果一半種上中國的雜交稻,增產的糧食能多養活5億人口。”中國雜交水稻的種子和技術已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解決人類饑餓問題提供了現實選擇。
大會發表了《世界種子大會北京宣言》,積極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強調種子對解決世界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等問題的重要性;形成種子就是生命,種子能使生命更健康,能讓生活更美好的共識;強調進一步加強國際種業合作、交流與貿易,構建公平合理的市場秩序;強調依靠種業科技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種業健康發展。
2一屆增添中國元素,發出中國聲音的盛會
青笠黑衫、劍氣如虹,紅衫白袍、太極連綿,激昂的鼓點、悠遠的琴音,驚險的雜技讓人屏息凝視……開幕式上,中國劍術、雜技、鼓舞表演牢牢吸引了世界種業界代表們的視線。組織者還增加了一個特別環節:袁隆平被邀請上臺接受獻花。與會代表全體起立,向他鼓掌致敬,感謝中國育種專家的辛勤付出,感謝中國種業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貢獻。
在大會7次內部會議中,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理事長張學工和秘書長劉杭出席了理事長和秘書長會議;8次公開會議中,袁隆平等專家和呂波等政府官員分別在4個會議上作報告。本屆大會是迄今為止中國種業專家參與度最高、中國元素展示最集中、中國聲音表達最強烈的一次會議。
會議隆重推出“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在世界種業舞臺上唱響了中國聲音。袁隆平、李振聲、李登海、郭三堆、張海銀、傅廷棟、方智遠、謝華安、程相文、程順和10人獲此殊榮。其中包括袁隆平、李振聲等蜚聲國內外的“院士”育種家,包括程相文、程順和等扎根基層科研院所的“草根”育種家,也包括張海銀、李登海等民族種業的產業化先行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是在種業育繁推領域貢獻突出、事跡感人、知名度高、具有首創精神的種業界杰出典型。
會議還評選出“中國種業十大里程碑事件”,梳理了我國種業的發展脈絡,記載了民族種業的輝煌歷程,并評選出“中國種業十大信用明星企業”。
3一屆彰顯北京特色,實現互利共贏的盛會
會議期間舉辦了多場種業展覽和品種展示。主辦地豐臺品種展示基地設有近10萬平方米的展示區,集中展示來自7家國際企業、20家國內企業、4家科研院所1200個作物品種。
種業主題展覽,展示世界、中國和北京種業的發展情況,傳遞出中國繼續堅持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弘揚“執著夢想、合作創新、奉獻種業、強國富民”的中國種業精神,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突出北京種業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特征,體現“出品種、出種子、出企業、出制度”的顯著特點。
會議期間,還推出了“北京種業十強”。中種、奧瑞金、金色農華等10家企業被授予“北京種業十強企業”稱號。在全國作物品種推廣中,北京十強企業的雜交玉米推廣面積約占25%,大白菜推廣面積占25%,西瓜推廣面積約占20%。2012年十強企業農作物種子總銷售額達38億元,占北京農作物種子銷售額的75%。
大會期間,召開了多場北京種業專題報告會,包括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作中國種業發展報告,北京市農業局局長吳寶新作北京種業發展報告等。會上還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僅5月27日,就有來自中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10家種子企業簽訂了6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近1500萬美元。
圖①第75屆世界種子大會有1452人進行了網絡注冊,是在歐洲地區以外舉辦的世界種子大會參會人數最多的一屆。圖為大會展區。
本報記者劉剛攝
圖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育種企業也參加了本屆世界種子大會。圖為外國客商在北京惠爾稼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了解花菜育種情況。
本報記者劉剛攝
圖③在第75屆世界種子大會上,各國客商帶來了一些種子加工設備,來自以色列的廠商正在示范種子分裝設備的操作。
本報記者劉剛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