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4年05月21日 06 版)
中耕松土,防病治蟲棉花苗期往往會有多種病害發生,如立枯、炭疽、猝倒等,輕者晚發,重者死亡。從出苗到5月下旬如遇陰雨天氣,則更會加重病情。苗期病害的發生是多種不利環境條件造成,種子本身的抗性,低溫、高濕等都是苗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說靠近棉苗根部由淺到深的進行中耕,是效果很好的農業防病治病措施。棉田深中耕不但對防治苗病有特效,而且對促進主根下扎,防止后期早衰也有特效。藥劑防治,棉苗出齊后每隔7—10天噴施一次效果好的葉面肥和殺菌農藥,連噴兩次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病情較重的棉田藥液濃度可加大。不同條件下的棉苗病發生情況對比:重茬棉田重于生茬棉田,有機質含量低的棉田重于有機質含量高的棉田,播種較深的棉田重于播種較淺的棉田。地膜棉堵土早重于堵土晚的棉田,陰雨天氣重于晴好天氣,播種期早的棉田重于播種期晚的棉田。
間苗定苗,密植合理當棉苗真葉長出后,要及時做好棉田間苗定苗工作,關系到苗齊苗壯減輕苗期病害的大問題,關系到最后決定田間留苗密度的問題,高產棉田定苗時一定要嚴格掌握。通過全田平均行距計算出留苗株距。較為松散型的棉種,留苗密度一定不要過大,以畝留苗2500—3000株為宜,很多棉農間定苗的時間偏晚,五、六片葉子還未定苗,與苗期生長標準相違背,不能實現棉花蕾期植株敦實葉黑、蕾多蕾大,棉苗間定苗的最佳時期,在一片真葉露出進行蔬苗,二片真葉長出進行間苗,三片真葉長出要定苗。苗病較重的地塊,定苗時間可推遲到四葉定苗,不要把定苗時間推遲到五葉六葉。 劉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