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燕
摘要:論述了會澤縣玉米雜交種子的供銷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以維持玉米種子市場的秩序。
關鍵詞:玉米 種子質量 存在問題 對策
玉米是會澤縣的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種子每年需求量大。種子是農業生產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產資料,其中種子的純度和質量是衡量種子好壞的主要指標,兩者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玉米生產中種子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澤縣的農業生產,損害了農民利益。因此,經營者和種植者正確掌握玉米種子的鑒別方法,對確保會澤縣玉米高產具有重要意義。
1、玉米雜交種子市場現狀
會澤縣是一個山區農業大縣,玉米是會澤縣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常年種植面積25萬畝左右,玉米雜交種子年銷售120-150萬公斤左右。隨著種子體制改革的進行,國有種子部門已徹底退出種子生產經營市場,種子的供給工作基本由種子公司和個體代銷戶來完成。會澤縣現有1個種子公司、個體代銷戶110余戶,銷售的玉米品種有近百個。
2、玉米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
2.1經營主體較復雜,市場監管難度大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種子部門逐漸退出原有種子市場,個體的種子銷售戶與日俱增。經營主體由高素質的單一體變為復雜的混合體,而這些個體戶素質參差不齊,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違規違法行為頻頻出現,這導致了玉米種子市場的混亂。所以,作為玉米種子的經營主體,這些個體經營戶的成分比較復雜,對其監管的難度將不斷加大。
2.2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經營活動不規范
玉米雜交種子是季節性強的特殊商品,經營時間相對較短,購買時間較為集中,在經營種子時,種子銷售者不具備相應的素質條件;在銷售種子時無法出具銷售憑證,使得其所售種子無可追溯性,無經營檔案可查,有的經營者甚至在到自己經營場所所在地之外的鄉(鎮)去擺攤設點,銷售種子。
2.3假冒偽劣種子在市場上時有出現
有些陳種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進行銷售,由于個體戶倉儲條件有限,種子保存不規范,很難保證種子的發芽率達到國家標準,對農戶造成過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經濟損失。一些個體戶或不法商販,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別人品牌,盜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騙農戶,損害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
2.4農戶缺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不少農戶在購種時,為圖方便和省錢,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規的種子經營場所購種,不索要銷售憑證。有的經營者以促銷為由,發放一些紀念品,使很多農戶為貪圖小便宜而上當受騙。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很難索取賠償,使得農民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3、對策
3.1強化玉米種子選擇與鑒別
3.1.1選種原則。明確當地自然條件是否適于玉米生長,如土質、地力、積溫、降水、光照、無霜期等,預先了解市場,根據當地自然條件,正確選擇適宜品種,特別要明確所選品種的特性能夠適應于當地環境條件,明確所選品種栽培技術,最好選擇有信譽的大型售種企業的良種,同時要注意種子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有效,是否符合規定標準,品種說明是否滿足需求。選購專用玉米品種一定要到誠實守信的正規商家或育種科研單位購買。此外,在玉米生產上,最好不要使用陳種,尤其不能使用貯存3年以上的陳種 。另外,種子的生育期對玉米產量也有很大影響,過早收獲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當地的有效積溫,達到高產的目的,過晚則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獲時水分過大,不易貯藏而發霉。
3.1.2鑒別種子。一般陳種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和干燥,顏色變得深暗,胚部較硬;易受蟲蝕,將手伸進種子堆內拔出時,手上有粉末。新收獲的種子色澤鮮亮,隔年陳種色澤較暗,自交籽粒有淺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雜交種中混入異品種種子,則可根據籽粒類型鑒別。雜交種的形狀、大小一般都與母本種子相同。一般一個制種區的玉米雜交種形狀大小比較均勻一致,購種時應注意。
3.2加強種子管理隊伍素質建設
建立健全種子管理機構,完善檢驗、行業管理、品種管理、綜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協調,規范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體系,完善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加大試驗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種子試驗、示范、推廣的水平,為新品種審定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同時也為玉米種子的市場準入提供依據。
3.3相關部門加強合作
加大玉米種子市場監管力度,加強與工商管理、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等部門或單位的合作,在玉米種子銷售的旺季,大力開展種子市場清查工作,嚴厲打擊制假販假、以次充好的行為。特別要加強對在鄉村市場擺攤設點及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販的清查力度,對證照不全和種子經營檔案不全的經營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對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3.4規范種子市場秩序
對于新引進的品種,特別是省外品種,由于不同區域,其氣候差異較大,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實行種子市場準入制度,對于不適宜在公主嶺市進行種植的種子,一律不準進入市場,并禁止其銷售。此外,還需定期或不定期對經營者的種子經營檔案進行檢查、核對,從而保證其所銷售的種子具有可追溯性,嚴格把好玉米種子市場準入關和種子源頭關。
3.5加強宣傳教育
各級政府部門要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和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在全縣各鄉鎮的集市宣傳相關法律法規,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對經營者和廣大農民群眾講授識假辨假的相關知識,讓制假販假者無利可圖。同時,教育種子經營者自覺遵守市場秩序,自覺接受監督檢查,自覺建立健全的種子經營檔案,共同維護種子的市場秩序。
總而言之,玉米種子市場的規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農業部門和廣大農民普遍關注的。只有真正發現當前存在的市場監管難度比較大、市場經營活動不規范、假冒偽劣產品常出現、農戶法律意識較缺乏等玉米種子市場的主要問題,進一步規范種子市場秩序,進一步提升玉米種子質量,進一步增強管理服務素質,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加強玉米種子市場管理,確保市場規范有序,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會澤縣水果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