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農業部 公安部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的工作意見》(農種發[2013]5號),吉林省立足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企業誠信發展,從根源上解決種子侵權套牌行為,下發了《致全省種子生產經營企業一封公開信》,要求種子企業加大種子科研投入、守法經營、依法生產,堅決做到護權維權不侵權。
致全省種子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全省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
近年來,我省種業發展較為迅速,目前按新標準發放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達78家,種業硬件設施明顯改善,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企業資產總額已超29億元,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種子市場秩序持續好轉、種子質量不斷提高。同時,也選育出了一批苗頭品種,自有品種的占有率有所上升,為確保我省良種供應,滿足農業生產用種需要做出了積極貢獻。但與此同時,侵權套牌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在我省仍然重打未滅、屢禁未止,困擾和阻礙著我省種業發展。為此,特向全省種子企業提出殷切希望:
一、認清形勢,守法經營
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項長期國策,全社會各行各業都在為保護知識產權做出努力,各級司法、行政部門都在加大力度加強監管、重拳打擊。種子侵權套牌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既損害了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又嚴重挫傷了育種創新積極性。如果放任下去,必將阻礙種業持續健康發展,危及糧食安全。在此,提請我省所有種子企業,從自身做起,尊重知識產權、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守法誠信經營,主動不經營侵權套牌種子,同時加大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的維權力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推動我省現代農作物種業健康發展。
二、依法生產,杜絕侵權
2014年是我省打擊侵權套牌行為的關鍵一年,國家和省都有決心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在企業管理上,要抽取全部樣品,在市場監管上,要明察暗訪,一旦發現侵權套牌和假劣種子行為,將嚴厲處罰,并配合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為從根源上杜絕侵權套牌行為,還要進一步加強對種子生產的監督管理。當前,種子生產企業還未落實生產,在此,奉勸那些仍然心存僥幸,試圖繼續生產侵權套牌種子的企業,要懸崖勒馬,停止生產。否則,必將陷入全社會打假維權的汪洋大海,不但經濟上要受到損失,還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三、準確定位,健康發展
企業強則種業興。發展現代種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國家鼓勵種子企業整合現有育種力量和資源,組建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提升企業品種創新能力。我省也在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支持大型企業通過并購、參股等方式進入種業,鼓勵大型優勢種子企業并購已轉制為企業的科研單位和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種子企業,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新型現代種業。我省種子企業要抓住當前我國種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克服困難,準確定位,提升實力,加強交流與合作,在種業發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當前,國家重視種業發展的力度是空前的,汪洋副總理指出“糧安天下、種鑄基石”,種子企業肩負著發展現代種業的重任,使命光榮,意義重大。我們也將不遺余力的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最后,祝我省種子企業健康發展,不斷壯大,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吉林省種子管理總站
2014年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