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稻谷市場行情的相對穩定,農戶水稻種植積極性在提高。在水稻面積擴大的同時,稻種的市場需求量也有所增加。今年部分雜交稻制種區域遭遇高溫熱害的影響,對雜交稻制種造成多大影響?明年的稻種價格可能又會有什么新變化?
部分制種戶減產幅度大
安徽來安縣石關鎮桃莊村的陸芝發現在很是郁悶,“我是5月1日播種的,但在7—8月份兩系稻種不育系育性轉換的敏感時期遭遇到持續多日的高溫熱害,100畝制種田實際平均單產只有100斤。”他告訴記者,去年他從事兩系稻種制種,平均畝產高達185公斤。但有的農戶把播種期推遲到10來天,則有效避開了高溫熱害的影響。
巢湖市廟集街道的昌慶安今年拿出300畝地從事常規粳稻和糯稻制種,“今年在受到高溫干旱影響的同時,稻飛虱和紋枯病也比較嚴重。”他對記者說,粳稻和糯稻的畝制種量比正常年份減少了10%—15%。
安徽天禾種業副總經理劉平告訴記者,我省制種企業除在本省滁州、巢湖、安慶等地布點外,為了分散風險,還在江蘇鹽城、福建、江西和湖南等省進行制種。今年南方制種區在收獲期遭遇連陰雨天氣,雖然稻種產量依然在300斤/畝左右,但由于穗發芽率提高,種子合格率降低了。北方制種區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更大些,平均制種量50—60斤/畝很普遍,遠低于去年的200—300斤/畝的單產水平。
制種收益下降
雖然今年制種成本增加的并不是很多,但畝效益大幅度降低了。陸芝發給記者算賬到,栽插費150元/畝,田管費300元/畝,人工翻曬費60元/畝,合計支出510元/畝;機械翻耕費100元/畝,機收費80元/畝,機械費用180元/畝;農藥費200元/畝;復合肥費100元/畝、尿素費40元,肥料支出約140元/畝;每畝需用920激素費20克,每克2元,激素費費用40元/畝。
陸芝發對記者說,種業公司給出的收購價格是10元/斤,保底收購價1800元/畝。如果加上500元/畝土地流轉費,每畝成本接近1600元。即使以1800元/畝的保底收購價計算,制種戶每畝純收入遠遠低于上一年度的收入水平。
昌慶安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雖然按照年初和種業公司敲定的合同,種業公司的稻種收購價在商品稻市場價的基礎上加價15%。但常規稻種的制種成本約比種植商品稻高出200元/畝,再加上制種產量下降,制種戶的收益也在減少。
劉平對記者說,我省農戶的制種成本還不算最高,江蘇鹽城制種區的農戶畝制種成本已在2200元/畝以上。記者了解到,種子收購價約占種子總成本的80%,如果再加上加工、包裝、倉儲和知識產權費用,種業公司的制種成本也在逐年提高。
雜交稻種價或穩定
記者了解到,雖然我省稻種的市場需求量每年都在小幅增加,但品種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與雜交秈稻相比,常規粳稻和雜交粳稻的需求量的增幅更大些。
劉平對記者說,合格的雜交稻稻種在恒溫恒濕和干燥的環境下即使保存3年,其出芽率也會符合標準。由于2012年稻種產量大增,目前各種業公司仍然有相當大的庫存。即使今年稻種減產,但滿足明年的種稻需求問題不是很大。同時,各種業公司的部分雜交稻稻種的同質性很高,市場競爭激烈。因此,新一年度的稻種銷售價或會保持穩定,即使有所調高,其幅度也不會很大。但一些即將退市的品種,為了清倉,可能會降價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