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錫首個國家級自主知識產權稻麥新品種
由江陰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試站系統選育而成的糯稻品種“澄糯218”,正式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據無錫市農委農技推廣研究員奚茂興介紹,“澄糯218”不僅是解放以來無錫地區第一個自己培育的糯稻新品種,也是無錫地區第一個具有國家級自主知識產權的稻麥新品種。
為解決糯稻產量普遍較低的問題,江陰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試站應用粳糯雙重分離原理,以具有壯稈大穗大粒等高產特征的特種黑糯“蘇御糯”為單株,通過10多年努力,經多代選育、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最終選育出穗粒并重、適合本地區種植、生育期各異的優質高產多抗粳(糯)稻新品種——澄糯218。2008年,江陰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試站委托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作所向農業部提出該品種新品種權申請,經過DNA等一系列測試,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于近日對該品種下發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據介紹,澄糯218具有株型緊湊、長勢較旺、穗型較大、分蘗力較強、群體整齊度較好、抗倒伏性較強等優點,畝產量較普通糯稻高10%左右,且米質優良。經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澄糯218米質理化指標優異,整精米率達69.0%,膠稠度10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達1.3%,達到了國標優質糯稻標準。
市農技推廣中心依據種子銷量測算,2009-2012年,該品種在省內外推廣面積達120萬畝以上,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以上。澄糯218的推廣,既促進了種植戶的增收,又豐富了消費者的食品結構,也滿足了食品加工企業對部分原料的需求。(范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