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蔬菜噴施葉面肥要因菜而異
⑴葉菜類蔬菜。如白菜、菠菜、薺菜等需要氮素較多,噴肥應以尿素、硫酸銨為主,噴施濃度尿素應為 1-2% ,硫酸銨為 1.5% ,每季噴施 2-4 次,以生長前期噴施為宜。
⑵ 瓜果類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種瓜類,對氮磷鉀的需要較為均衡,應選用氮磷鉀混合溶液或復合肥。噴用1-2% 的尿素與 0.3-0.4% 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或 2% 的復合肥溶液。一般在生長前期和后期各噴施 1-2 次。后期噴施,可防止早衰,增強后勁,具有很好的增產效果。
⑶根莖類蔬菜。如大蒜、洋蔥、蘿卜、馬鈴薯等需磷鉀較多,葉面肥可選用 0.3%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季一般噴施 3-4 次,效果較好。
2.選擇適當的噴施濃度。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系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后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癥配制。
3.選擇適當的噴施方法。配制溶液要均勻,噴灑霧點要勻細,噴施次數看需要。
4.掌握好噴施時期。葉面施肥的時期要根據各種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情況,選擇作物營養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時進行噴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5.選擇適當的噴施時間。葉面施肥效果的好壞與溫度、濕度、風力等均有直接關系,進行葉面噴施最好選擇無風陰天或濕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以前,最適宜的是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如遇噴后3-4小時下雨,則需進行補噴。
6.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莖稈由于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對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弱差異較大,要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7.添加助劑。在葉面噴施肥液時,適當添加助劑,提高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粘附力,促進肥料的吸收。
8.與土壤施肥相結合。因為根部比葉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統,對量大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據測定要10次以上葉面施肥才能達到根部吸收養分的總量。因此葉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須與根部施肥相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