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連綿的陰雨在給人們帶來清涼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憂心不已。山東省壽光市臺頭鎮鄭輦村的棉花因受連日大雨影響嚴重減產,棉農愁眉不展。
在壽光市臺頭鎮鄭輦村,棉花葉子成片成片地變黃,很多棉花溝里積水很深難以下腳。積水上漂著很多棉花骨朵,不少棉花成了光桿。不僅是鄭輦村,附近村的棉桃也都落了。村民現在既怕下雨又怕晴天,因為晴天就相當于把棉花放在水里煮,后果可想而知。
壽光市農業局農基科站長丁加剛介紹,僅臺頭鎮就有近17000畝棉花受災,長期下雨,農田積水無法排出,直接損害棉花根系,導致棉桃脫落,葉子發黃。
“棉農們要盡快給土地排水,已經撲倒的棉花千萬不要直接扶直,因為長期積水土壤松軟,直接扶直會嚴重損害另外一邊的根系。要輕輕扶起45度角,在撲倒的一面培點土。同時要將已澇死的棉花清出來,改善通風和透光條件,保證棉花根部的透氣性。”丁加剛說,在清完田間積水后,最好用清水沖洗棉花葉面,將污泥清干凈,保證棉花的光合作用。
濰坊市農業科學院專家曹其聰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排水工作。“今年7月雨期太長,導致棉花根系腐爛,目前來看,排水是最關鍵的。”曹其聰建議,棉農在天好后最好給棉花耕土,這樣有利于根部呼吸。
曹其聰稱,棉農在排水的基礎上,還可輔以化學藥物,用磷酸二氫鉀與尿素等化肥相配,進行葉面噴灑,棉花可通過氣孔直接將其吸收利用,進一步防止棉花脫落,每周一次,共噴兩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