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近日出臺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實施意見,以打造種業強市為總體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優勢種業基地,推動種業成為寧波現代農業發展支柱產業。到2020年,全市種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在省內基本確立種業強市地位。
以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集團為目標,培育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優勢、區域優勢或專業優勢的龍頭種子(苗)企業。通過政府引導,優化和調整種業企業布局,支持大型企業通過并購、參股等方式進入種業產業;鼓勵優勢種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育種機構、育種人才、育種材料等種業科技資源;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或與科研單位聯合研發新品種,向“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支持優勢種業企業“走出去”,開拓國內外市場,加速擴展種業規模。到2015年,著力打造1家育種創新能力強、生產加工先進、市場營銷輻射面廣、技術服務到位、“育繁推一體化”、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培育4家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種畜禽核心企業。全市種子(苗)、種畜禽(水產)商品化率在70%以上,主導品種覆蓋率在80%以上,種業總產值在20億元以上,初步形成現代種業體系。
創建一批集科研育種與示范推廣為一體的農作物、林木、畜禽、水產種業創新平臺,加快優勢良種(系)的選育與推廣進程。力爭到“十二五”末,3個甬優系列雜交稻組合、1個常規稻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年生產雜交稻種子500萬公斤,推廣面積1000萬畝;常規稻種子400萬公斤,推廣面積100萬畝。育成瓜菜新品種10個,推廣面積100萬畝;新育成國家級畜禽新品種(配套系)2個,全市生豬供種能力在90%以上,種禽、種兔供種達到100%,并向全國輻射;新育成水產新品種(系)2個,推廣面積達10萬畝;選育林木良種20個以上。
加強種業基地建設。結合農業“兩區”建設,著重建設一批設施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業生產基地。加強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瓜菜制種基地、種畜禽基地、水產種苗基地以及規范化水稻、瓜菜育苗(秧)中心、林木容器苗繁育中心的規劃建設與用地保護。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4萬畝,常規水稻繁種基地1萬畝;建成傳統優勢蔬菜育種平臺2個,育苗中心20個,瓜菜繁種基地2萬畝;建成種畜禽育種平臺10個,畜禽原種場5個、二級以上種畜禽場50個;建成國家級水產遺傳育種中心1個,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5個,省級水產(原)良種場10個,水產種苗規模化繁育基地20個。
實施種子種苗工程。設立市現代種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市財政每年統籌安排3000萬元,重點支持育種基地建設、良種生產基地建設和科技成果獎勵;支持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與配套設施建設;支持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裝備和育種人才引進,支持良種創新平臺及新品種展示示范場建設;支持新品種區域試驗、種子種苗質量檢測與植物新品種權保護。
創新成果評價與獎勵制度。對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通過國家級審定的新品種(品系),市財政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選育的新品種被列入浙江省主導品種的,由市財政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凡進入種業企業從事育種工作或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享受大學生在農業生產領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扶持人數不受限制。(孫吉晶 翁杰 康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