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兩季,農民朋友在棚菜栽培過程中,因種種原因造成瓜果菜中毒。不少農民認為是“病害”。其實,很多癥狀是棚內“氣害”造成的。
氨氣中毒 當氨的濃度超過百萬分之五時,黃瓜、西紅柿等敏(min)感蔬(shu)菜就會受到灼傷(shang)。其表現為:最初葉(xie)片似開水燙過,干(gan)燥后變成褐色焦枯(ku)。主要來自施入土壤中的銨態氮素化肥(fei)(fei)和(he)有機肥(fei)(fei),尤(you)其是施入過量或土壤干(gan)旱(han)時,肥(fei)(fei)料遇到棚內高溫,在2~3天內便會分解(jie)產生大量氨氣(qi),充滿棚內,人也感到有刺激氣(qi)味(wei)。
亞硝酸氣體 當亞硝酸氣體在棚內濃度達到百萬分之二時,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茄科蔬菜會造成傷害,表現在近地面的老葉上,很少傷害新葉。近地面葉片初始似開水燙過,后經亞硝酸化作用,葉脈間變白色,嚴重時僅存葉脈,葉肉漂白而枯死。亞硝酸氣體主要來源于施入土壤中的硝態氮素化肥和未腐熟的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亞硝酸氣體。檢測棚內氨氣和亞硝酸氣體的方法:測定從棚頂滴下水滴的酸堿度,如pH大于7,則為堿性,說明氨氣過多;pH小于7,則呈現酸性,說明亞硝酸氣體過多。
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 它們對棚菜危害分為三種類型:①隱性中毒,即蔬菜沒有明顯的被害狀,只有同化作用降低,品質差;②慢性中毒,即氣體從葉片背面的氣孔侵入,在氣孔周圍出現褐色斑點,葉面黃化;③急性中毒,即葉片白色干枯而死。主要來源是棚內加溫,煤火燃燒不完全或煙道不通暢造成的。
棚膜自身散發的有毒氣體(氯氣、乙烯等) 不僅對人體有害,侵入植物體內,破壞細胞組織和葉綠體,減弱光合作用,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
棚內(nei)施用煙霧劑(ji)農(nong)藥過量 會(hui)使蔬菜頂葉(xie)及(ji)葉(xie)緣(yuan)組織(zhi)萎蔫(nian)死(si)亡(wang),在高溫條件下危害更嚴重。
防治(zhi)措施 ①通(tong)風(feng)(feng)換氣(qi):冬春季節的(de)晴天或久雨低溫(wen)(wen)長(chang)期封閉的(de)大棚(peng),應在中午氣(qi)溫(wen)(wen)較高時(shi),打開通(tong)風(feng)(feng)口。遇有特殊天氣(qi)時(shi),盡量進行短(duan)時(shi)通(tong)風(feng)(feng)。②掃除頂棚(peng)水滴。③施用腐熟有機肥(fei)(fei),追肥(fei)(fei)應“少吃多餐”,防止(zhi)過量。④減少氣(qi)害來(lai)源,棚(peng)內用火(huo)加溫(wen)(wen)最好不(bu)燒煤(mei),用其它(ta)提溫(we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