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鴻 石勇 許威力 報道
本報齊河訊 一袋育苗的“黑土”,竟然是飄洋過海從德國買來,價格達到1000元!2月18日,在齊河縣金種子農業高科技示范園,記者對此感到頗為驚奇。
金種子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專事糧棉油種子和菜苗培育,2004年落戶齊河。培育菜苗,需要在土壤中加入一種呈弱酸性的黑炭基質,為的是有效殺滅病蟲害和原土壤中的農藥殘毒危害。
2010年,偶然的機會,示范園總經理邵傳東獲悉,德國出產一種黑土,其中黑炭基質的有機質含量比國產草炭土要高出一倍,培育的菜苗能夠達到有機標準,菜苗成熟后,產量能增加20%,只是購買和運輸這種黑土的成本要增加20%。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高位競爭,為此,要舍得投入。他們每年投資400萬元從德國購買黑土。獲得的是看得見的效益:節水70%,價格比普通菜苗高50%,銷量比用國產土培育多了一倍。
“其實,買外國土,種中國菜,在齊河種菜行里已不是秘密。這幾年,縣里涌現出了4家購買外國土的育苗企業,他們走的就是高端化差異化的路子。”齊河縣農科所所長孟慶海介紹。
2010年建成的美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不僅利用外國引進的高品質育苗土壤,而且還直接進口高品質菜苗。2011年先后引進了美國細葉苦苣、漢斯沙拉生菜、紫衣仙女柿子等20多個“洋品種”,目前平均每畝年產蔬菜3000多斤,每斤市場價均在10元以上,年出口“洋菜”逾百噸。
買“洋土”、種“洋菜”是齊河蔬菜高端化、差異化的一個縮影。“目前,全省的蔬菜產業都在走向標準化和規模化,我們選擇高端化和差異化的路線‘突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搶占核心競爭力。”齊河縣蔬菜局局長董擁軍說。
近幾年,該縣充分利用農村社區、產業園區“兩區同建”新機遇,先后吸引了恒盛天雨、昱合綠源等10家蔬菜培育和種植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全縣蔬菜標準園達到100處;去年落實扶持資金800萬元,引進30多個高產優質品種,推廣了11項新技術,培訓縣鄉技術人員、示范戶達到1萬多人次,打破技術瓶頸;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新增“三品”認證6個,三品認證蔬菜品牌達到86個……高端化、差異化路線“走”出蔬菜“牛市”。2012年,齊河縣60%以上的蔬菜實現訂單生產和超市對接,全縣蔬菜產值突破29億元,其中有機、無公害、特色蔬菜等高端蔬菜產值占45%,帶動菜農人均增收4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