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宋海峰) 2月26日,記者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獲悉,去年,我省共查獲各類假冒偽劣農資160噸,貨值1580萬元,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860萬元。去年,全省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達98%、86%、86.5%、90.7%、96.6%,總體合格率呈逐年提高態勢。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向好,為全省糧食生產“九連豐”、農民增收“九連快”奠定了基礎。
我省把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作為“穩糧增收十大行動”之一,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要求,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去年,全省農業、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4萬余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單位5萬余戶次,整頓市場3000多個,查處各類違法生產經營行為1600多起,嚴厲打擊了各類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