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吉林頻道2月5日電(李新民、齊海山)吉林省松原市利民種業有限公司研發的“利民33”玉米新品種經歷了去年的蟲災、風災考驗,比目前的主流玉米品種增產35%-40%左右,將玉米單產提高到噸糧以上。國內部分玉米專家認為,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雜交新品種,將大大提升吉林省乃至我國玉米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吉林省農科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玉米首席專家王立春說,在去年嚴重的風災中,很多主流品種都遭受嚴重損失,而“利民33”幾乎完好無損。“關鍵是這個品種的玉米根系發達,多數是兩層根系,目前這個品種已經在全國14個玉米主產省份做了示范生產,并在吉林、黑龍江示范推廣生產了80萬畝。”
王立春認為,“利民33”具有芽勢強、抗病害強、耐密性強、高抗倒伏、高抗早衰、適應范圍廣6大特點。在長春是雙陽區奢嶺鄉前程村,村民張素艷連續多年種植“利民33”。她告訴記者:“這幾年種這個品種比較好,每公頃能增產1萬多斤,按現在的玉米價格,至少增產1萬元以上。”
吉林省農科院研究員、國家玉米體系崗位專家晉齊鳴等專家認為,吉林省的玉米品種非常單一,“先玉335”及其衍生品種占全省播種面積的80%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去年的大斑病和倒伏就是一個例子,品種單一的問題是吉林省乃至全國的面臨的一個潛在威脅。
松原市利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兆先說,“利民33”這個品種是根據遼寧省本溪市農科院的玉米雜交種研發成功的,走的是高產耐密的研究路線,在吉林省的試驗種植密度每畝7萬到11萬株,取得比較好的試驗成果。“這個品種田間綜合表現良好,具有畝產1000公斤以上的超高產潛力,成為東北地區一個新的骨干品種,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日前,吉林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高產新品種“利民33”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王立春等專家認為,“利民33”是我國高產品種研發上取得的一個重大突破,這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雜交品種可與“先玉335”媲美,無論是從振興民族種業,還是解決玉米主產區品種單一性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