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根腫病又稱根瘤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在我鎮反季節蔬菜基地范家坪、野花坪、居委會等村均有發生,已成為危害蔬菜產業發展最嚴重的病害。
癥狀及其識別:根腫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發病時根部上出現腫大現象,形似雞爪。地上部分生長遲緩,外葉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復。發病后期根部腫瘤長大,最大直徑可達10厘米以上,一個或多個不等,地上部分發生葉片變黃、葉緣干枯及干燒心癥狀。大白菜植株感病后,結球能力減弱,葉球小并且松散。
防治方法:1、控制種子來源,選擇抗病品種。從無根腫病發生的地區引進種苗,并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避免種子帶菌,實踐證明以慶春為代表的黃心大白菜抗根腫病能力較強。2、制作營養土時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700~1 000倍液進行床土消毒,控制菜苗感染②改良土壤。在常發生根腫病的地區種植時,于播種或定植前7~10天向田間撒熟石灰,每畝用量70~100千克。或在發病初期,用15%石灰乳灌根,每株0.3~0.5千克乳液。③加強栽培管理。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4~5年,采用高壟或高畦栽培。增施堿性肥料,精耕細作,及時拔除田間病株并帶到非水源處銷毀。④藥劑防治。可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每畝1.5~3千克,加適量細土,于播種或定植前溝施;或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700~1 000倍液,于定植前穴澆,每畝250~500克藥液。也可用50%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3千克,加適量細土,于播種或定植前溝施;或定植時每株用苯菌靈藥液400毫升(有效成分 0.28 克)澆灌,隔1個月后再澆1次。













